在“红色摇篮”里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
——走进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前楼。刘俊慧摄
“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镕,丽泽绍高风。多才自惜夸熊封,学子努力,蔚为万夫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以下简称湖南一师旧址)展馆内,校歌乐谱与蓝底白花图样的老校旗静静摆在橱窗与展柜中,向来人展示学校求真务实的育人风骨。
在长沙市司法局的推荐下,今年湖南一师旧址成功入选湖南省首批红色法治文化基地。这是湖南一师旧址获得的又一个法治文化荣誉,也是长沙市司法局积极指导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工作的一个缩影。
底蕴深厚,是红色法治文化重要摇篮
长沙城南第一名胜妙高峰下,湖南一师旧址掩映在翠林之中,灰白相间的砖木结构散发出岁月沉淀感,静谧而庄重。
公元1161年,南宋名相张浚与其子张栻创办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湖南一师)前身城南书院,以讲学论道、授徒传业而声名远播。1903年,城南书院改制更名,最先开启湖南师范教育,成就了“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
在第五展厅,一面近四米长、三米高的校友名人墙引人注目,墙上记载了湖南一师50多位被载入《辞海》的杰出师生。“湖南一师人才辈出,其中不乏许多在中国红色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大贡献和重要影响的法治名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思政课教师、党史学者颜蒹葭介绍道。
“再多看一些,从伟人等革命先辈的足迹里体验红色法治的力量与魅力,这种经历很棒!”九月开学季,湖南一师旧址主题展览的各大展厅人流如织,第八班教室、庭院里,总能看见成群结队前来学习的学生。据介绍,湖南一师旧址有教室数百间,可容纳近千人至千余人不等的大礼堂和大操场各一个,另有多功能报告厅4个,都可用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除了学生研学、干部培训,这里也是社会各界参观的重要场所。1963年这里开始面向社会开放,并于2011年全部免费开放。
法治文化氛围如涓涓细流流淌在湘江之畔的妙高峰下,附近的坡子街街道青山祠社区不仅是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还和湖南一师旧址签约成为了党建、法治共建单位,党建引领+法治宣传,让这块土地的法韵花开别样红。
湖南一师新生在学校旧址参观学习。刘俊慧摄
“法”“景”融合,让红色法治宣教活色生香
普法宣讲、红色培训和高校思政课教学……近年来,湖南一师充分发挥馆校合一的法治宣教队伍优势,将旧址与高校现有办学力量紧密结合,校内校外,让红色法治精神不断传扬。
结合学校旧址,湖南一师将杰出校友的红色法治故事写进宣教课件中,并积极拓展课上课下融通共进的实践教学场域,通过开展以案说法、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法有氛围。
“中国红色法治思想的一缕在这里萌发。”颜蒹葭表示,杰出的红色法治历史人物与丰厚的法治文化资源为湖南一师旧址进行红色法治宣传提供了条件。
每年,许多党员干部、企业、社会团体慕名来到湖南一师旧址开展研学活动,以“红色旅游+研学实践教育”的形式感受革命先辈们“法治兴国”“依法治国”的法治哲理。2020年,湖南一师旧址获得了第六个“国字号”——被全国普法办确定为第三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成为长沙市红色文旅标杆中一个重要的普法阵地。
在长沙市司法局推荐下,湖南一师旧址申报了湖南省首批红色文化法治基地并成功入选,“长沙另一个入选的基地是宁乡市沙田红色教育基地,那里有法治人物何叔衡、谢觉哉的故居,这两个基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长沙本土深厚的红色法治历史底蕴。”司法局普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湖南一师通过辩、说、写、弹、唱、跳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法治宣教手段,让法治教育“活色生香”。来自雨花区的参观者黄晨表示,自己是看了反映李六如领导新中国初期反腐的电影《反腐枪声》后特意来湖南一师旧址参观的,“电影让我颇有感触,听说一些镜头还是在湖南一师旧址取景拍摄的,我觉得更有必有来了解学习。”
近年来,湖南一师坚持讲好红色文化里的法治故事,在“红色摇篮”里打造特色法治文化阵地。除疫情期间外,每年来湖南一师旧址参观学习、接受法治宣传教育的游客均达40万人次以上,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成效,广获好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