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永定区:“效稳实心”四字诀 答好民生实事卷

2023年以来,张家界永定区念好“效稳实心”四字诀,从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承办28件63个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答民生之卷。
答好民生保障基础题,突出一个“效”字
横向打通民政、乡村振兴、医保、残联等部门数据壁垒,实现了从“民政部门单兵作战”向“多部门协作配合”转变,推动构建“信息整合+筛查比对+疑点发现+入户核实+精准施保”数据信息共享和闭环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政策落实精准度和时效性。累计发放城市低保825.03万元,农村低保2348.23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15.57万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47.62万元,确保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精准到户到人,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底线。
以 “金保工程”二期为抓手,协同推进“一门式”经办服务改革,整合区社会资源保障综合服务中心,推进分险种管理向三险统一管理转变、由分险种结算向集中结算转变、由分险种研究处理问题向建立三险统筹处理问题机制转变,推动“打包办”“简便办”“提速办”提质增效。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1.097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2.45万人,工伤保险完成参保2.96万人,超龄人员参加工伤保险220人,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惠民利企作用日益凸显。
答好就业创业选择题,突出一个“稳”字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永定区坚持把稳就业作为第一惠民工程,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一系列为民服务行动。举办“春风行动”线下招聘会23场,累计收集岗位49365个,吸引招聘企业436家。开通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和珠海市三条返岗复工客运专线,免费输送农村劳动力返岗592人。通过开发192个城镇公益性岗位,搭建34家就业帮扶车间、16家帮扶基地等扶贫载体,鼓励就近就业,吸纳就业人数3575人。实现新增城镇就业321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200人,职业技能培训2523人,新增创业主体带动城乡就业任务2300人,发放创业贷款85笔4420万元,带动就业人数4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4%,控制在4.5%内。
创办新桥“零工市场”,村民自发组织摩托车务工队,将城区用工需求信息进行统一收集、整理、核实,通过“零工市场”发布,打造十分钟就业圈,以老百姓带动老百姓就业。北正社区建立的“零工市场”即将投入运行,为劳动者短期就业和企业阶段性用工提供更精准更有效的服务,将好岗送到家门口,打通就业创业服务“最后一公里”。在稳就业保就业上持续发力,强化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帮扶,营造良好的就业氛围。
答好民生工程建设问答题,突出一个“实”字
坚持把民生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引擎,立足区情,建立项目清单、任务清单、政策清单和考核清单管理机制,实干实效抓项目,着力打造了“三路”“两网”、城乡公共服务优化、乡村振兴、城乡环境持续整治、教育建设等精品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2023年,永定区深化2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覆盖109个,推动农村地区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3022个。普通国省道安防精细化提升23.5公里,建设农村公路安防设施113公里,全区中等及以上农村公路好路率占比达92%。加强乡镇农贸市场改造升级1个,改造新建农村非卫生厕所2623户。完成新增蓄水能力109万方,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17400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09%,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三类以上100%。开工建设城镇老旧小区71个。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楚怡行动,建设县域高中“徐特立”学校,异址新建永定区岚清小学,建设解放小学,建设永定区官坪中学、永定区谢家垭乡中心学校、张家界市永定区罗塔坪乡中心学校、张家界市永定区沅古坪镇中心学校等4个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
答好便民服务加分题,突出一个“心”字
以“三个一律”为工作目标,用心出发,聚焦受众面广、办理量大、企业群众急需的高频特色服务,切实打造以“湘易办”超级服务端为枢纽的移动政务服务体系,四级网办深度政务服务事项上线“湘易办”达到786条,集成可应用电子证照种类82项,汇聚电子证件类数量53138件。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人性化建设,通过“互联网+医保”服务,40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普通门诊异地结算,19家医疗机构实现43个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省内异地结算,医保经办服务事项直办或帮办24个乡镇(街道)、258个村(社区)全覆盖,用心服务助力打造“有温度”的医疗保障。(陈瑾文)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