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株洲荷塘区:着力解决“五个一批”,推进“走找想促”

“走找想促”活动开展以来,湖南株洲荷塘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大兴调查研究决策部署,全区34名在职处级领导认领调研课题,围绕荷塘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堵点、难点,深入园区、企业、村(社区)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及时解决问题,以着力“五个一批”,推动“走找想促”活动走深走实。
着力解决一批制约发展的“大事”
荷塘区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招商引资、企业梯度培育等领域,抓经济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荷塘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已解决问题15个。在全省率先试点动产抵质押融资。打造“园区管委会+金融机构+第三方专业公司+产业链中小微企业”的动产抵质押融资模式,以存货、设备、仓单等动产作为抵质押品,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不动产抵押物不足、信用贷款锚定纳税金额度有限等问题。截至目前,已帮助3家企业成功贷款3500万元。出台完善《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清查处置实施方案》,建立低效土地清查处置长效机制,确定“以用为先”的原则,将恒基星明新材料项目闲置(低效)用地作为攻关重点,通过二次招商,引进株洲金天机械有限公司,成功盘活恒基星明新材料项目闲置土地34.23亩。
着力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小事”
“食堂里的饭菜有十几种,荤素菜都有,而且味道好、食材新鲜,我是听小区的老人介绍慕名来的。”75岁的张大爷,从大老远坐公交车来桂花路“健康公益食堂”用餐,食堂对90岁以上老人、65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残疾人免费,对高龄老人用餐予以优惠,每天来用餐的人络绎不绝。
荷塘区高质量建设长者食堂,按照政府引导+公益化+市场化的思路,引入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支持,引导社会主体积极参与长者食堂建设和运营。截至目前,全区建成10家长者食堂,日均可服务近1000名老年人就餐。
此外,荷塘区探索做精信息对接平台,对线上“荷塘大就业”平台系统功能再升级,上线“家门口就业地图”,线下新建零工市场,持续擦亮荷塘就业“职通车”品牌,全区城镇新增就业达7364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围绕持续稳就业保就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等领域,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截至目前,已解决群众身边问题53个。
着力解决一批社会稳定的“要事”
荷塘区围绕意识形态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领域,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荷塘。截至目前,已解决问题24个。搭建“刑侦+派出所”打击突出违法犯罪的“双层研判”机制,确保案发后12小时内形成高质量的研判报告,为及时破案挽损提供强力支撑。今年以来,全区刑事发案下降24.8%,实现了“两升一降”的既定目标,打击工作在全市领先。设立“解忧吧”小区党支部矛调室,专人定期值班接待群众来访、提供法律咨询、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建立健全援调对接机制,形成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双重工作合力,确保“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截至目前,已为小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00余人次,开展法治宣传、法治讲座12场,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余起。
着力解决一批提升效能的“繁事”
“现在有这个APP了,我们给孩子交费就方便很多了。”家长刘女士掏出手机,指着“我的荷塘”APP说。荷塘区提质升级了“我的荷塘”APP,建成集政务、生活、惠企、基层治理等多元化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全区29所公办学校“一站式”智能缴费。同时,线上提供点对点助洁、助餐、助医等6项居家养老服务等,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紧扣办证效率问题,配置临时身份证制证一体机,实行“单证速办”,简化办理流程、改进制证工艺,摒弃过去“8人一张膜”的低效做法,办理全程群众无需等待,办结时限从原来的3天办结,转变为3分钟“立等可取”。
荷塘区围绕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着力营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切实为基层减负。截至目前,已解决相关问题36个。
着力解决一批遗留问题的“难事”
荷塘区围绕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在“消存量、遏增量”中出实招,确保全区历史遗留问题稳步消化、顺利解决。截至目前,已解决问题16个。紧盯“保交楼”工作资金短缺问题,成立华晨格林水岸项目工作专班,设置监管专户,助推申报保交楼专项资金6800万元,有效弥补了“保交楼”资金缺口。目前,二期297户已经交付,三期预计年底交付,切实维护了购房群众合法权益。按照“不合理诉求坚决不予支持,合理诉求实事求是予以纠错”的原则,用心用情化解征地拆迁信访问题。坚持长时间的“家访式”下访、“恳谈式”约访、“点穴式”巡访、在生活、看病等方面给予信访人帮助以“真心”换“暖心”的一系列举措,让信访人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主动要求签订停诉息访协议。成功化解了7年的职教城项目信访遗留问题,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杨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