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市州县域

湖南宁乡的成“工”新气质

2023年12月28日15:04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3000年前,先祖在广袤的楚沩大地撒播工业文明的种子,用精美的青铜器寄托最朴素的祈愿;3000年后,一代代楚沩儿女矢志不渝追寻“最亮工业之光”,用接续奋斗回应最古老的期盼。

正是这份力量,让宁乡这座“青铜之城”,再次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

这,是持续夯实的发展根基:今年1—11月,宁乡规模工业实现产值1376亿元,规工增加值增长5.9%;全市规模工业税收44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税收过亿元企业10家,同比增加3家;税收过1000万元企业67家,同比增加27家;税收过百万元企业337家,同比增加116家……实体经济持续壮大,为发展固本培元。

这,是不断构筑的竞争优势:3年来,宁乡新增百亿级企业4家,总数达5家,占长沙的四分之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总数达23家;6家工业企业营收进入湖南省百强企业名单,数量居全省各县市区第一……“三链两群”现代化产业格局加速形成,新动能不断积蓄。

前行有声,岁月无言。怀揣着“工业强市、幸福宁乡”的雄心壮志,这方沩水孕育的千年古邑,正昂首阔步踏上新型工业化的铿锵征程,展示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宁乡气质”。

向绿而行

新产业澎湃新动能

发展模式绿色化和低碳化,是新型工业化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阶段特征。

走进山水环绕、湖岛共生的宁乡,“绿色”生机无限。“绿”,不仅是这座城市为人称道的景色,更成为这座城市经济发展的鲜明底色。在这里,能感受到绿水青山“高颜值”与产业发展“高质量”的同频共振。

所以你可能想不到,曾经的宁乡,却是以煤炭的黝黑财富而名扬四海。丰富的煤炭资源带来了独特的地位和经济优势,挖掘机的轰鸣声,伴随着矿工的辛勤汗水,将这座城市一步步推向了发展的前沿。

然而,煤炭的光芒终究是短暂的。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让人们开始反思发展的方向。

“不要黑色GDP!要摒弃依赖资源发展的观念,打造宁乡‘绿色’工业!”2015年至2018年,宁乡强力开展煤矿产业由地下向地上的转型创新之路,实现了煤炭行业的整体退出,全市58家小瓦窑也悉数进行了关闭。

随着一批煤炭、水泥、造纸、瓦窑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宁乡工业却也面临着近15亿元产值的“归零”之痛。

唯有拥有刮骨疗伤的勇气,才能收获新生的惊喜。科学布局,腾笼育凤,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孕育一场工业的“凤凰涅槃”:在加快推进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宁乡敏锐地把目光瞄准了储能材料产业。

2003年,中南大学教授李新海带着他的团队和新材料项目落户宁乡,可谓开启了宁乡“逐电之旅”的第一步。

2007年,在李新海的牵线下,宁乡引进第一家规模锂电企业邦普循环。自此,宁乡按图索骥,“缺哪儿补哪儿”,逐步形成了从前驱体、正极材料、电解液,到电芯及电池包、隔膜、负极材料,再到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储能材料完整绿色产业链闭环。

如今,这条链上,已集聚了60多家企业,“群星闪耀”。其中行业前10企业有8家,百亿企业有3家:全球前驱体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中伟新能源、全亚洲最大的电池回收企业邦普循环、全国技术水平最高的刀片电池生产基地弗迪电池……2022年,宁乡储能材料产业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25亿元,仅次于宁德蕉城区,位居全国县市区第二,正朝着千亿规模一路“狂飙”。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宁乡遨游新“蓝海”,从战略层面规划布局生命科学产业。目前,已集聚了楚天科技、华锐科技、中净生物、欧标化妆品等为代表的医药、器械、美妆等链上企业98家,形成了极富活力的产业集群,2022年实现产值60多亿元,增速超20%。

从“黑色”到“绿色”,在竞逐先进制造业发展赛道上,宁乡已打造和培育储能材料、工程机械、智能家电及硬件三条产业链,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命科学两个产业集群。绿色化、高端化、现代化的“三链两群”产业格局加速形成,成为撑起宁乡新型工业化脊梁的“钢筋铁骨”。

向高而行

新技术激发新气质

这是数字化时代的新机遇——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各行各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已经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决定未来胜负、抢占先机的必要之举。

走进位于宁乡经开区的中伟新能源产业园,听不到嘈杂的机器轰鸣声,也闻不到异样的气味。错落有致的现代化车间、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井然有序的工人……中伟新能源作为宁乡第2家百亿企业,也是湖南省先进储能材料产业首家产值过百亿企业。其研发生产的四氧化三钴、三元前驱体两款核心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今年11月,中伟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获评2023年度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23年,我们的核心产品出货量、出口量继续保持领先,得益于政府对民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大力支持。目前车间满负荷生产,已经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新能源材料服务商。”湖南中伟新能源总经理刘一介绍。

近年来,宁乡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产业、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3年,宁乡市在全省首先提出对企业购置先进装备进行补贴。10年来宁乡市财政累计安排智能技改资金3.08亿元,对近500家企业购置的4800多台(套)装备进行补贴,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智能制造能力。

当智能化、数字化重塑宁乡“工业强市”的敏捷身姿,生产变得更“效率”,制造变得更“聪明”。在宁乡,头部企业“顶天立地”、专精特新“群星闪耀”,让这座城市的气质愈发不同凡响。

星邦智能国际智造城打造国际一流“灯塔工厂”,下料、机加、切割、焊接、组装、喷涂等10多道工序,都由AI机器人完成,5分钟即可下线一台剪叉车;弗迪电池生产线实现自动化装备、信息化管控、智能化决策,全工序6秒下线一片电池,日产刀片电池超5万片;楚天科技建成全球首批智能化医药装备制造工厂,实施楚天智能制造与绿色制造工程,能耗与料耗大幅下降,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格力暖通“奔跑”在智造行业前列,自动化率达到62%,是目前全国电器生产行业自动化程度最高、智能化技术最新的标杆工厂……

2023年,宁乡入选全国第二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新增省级以上“小巨人”企业62家、工业设计中心3个、绿色工厂22家、智能制造企业11家、单项冠军2家,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168家、规模工业企业52家,新增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向优而行

新思维孕育新生态

市场经济,生产要素如水,进行着“趋利性”流动。今年以来,宁乡新引进产业项目超170个,合同引资超500亿元,投资过百亿项目2个,已连续多年工业产值与工业税收增量在全省各县市中走在前列。

从一组组数据来看,宁乡显然备受企业的信任与青睐。一个没有天然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县城,为什么有如此强劲的“吸引力”?

“以营商‘生态链’串起产业发展‘加速链’,筑牢发展‘硬支撑’。”宁乡市委书记张作林的话语掷地有声。宁乡高质量发展的背后,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密码。宁乡之道,在于转变思维,实现营商环境从优惠政策导向型的1.0版本、传统服务型的2.0版本,向重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的3.0版本转变。

近年来,宁乡狠抓“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创新实施“策划式”招商、“股东式”服务,深入实施“链长制+链主制”,在全国率先设立市长企业接待日、产销对接服务中心等工作机制,以“钉钉子精神”响鼓重锤,努力打通企业堵点、解决企业难点,助力企业“轻装快跑”,激活与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走进星邦智能,一台台高空作业平台长臂高举,整装待发。作为工程机械全球50强,星邦智能是宁乡工程机械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宁乡大力推行‘双链制’,创新产销对接,为企业提质增效统筹了要素资源。”星邦智能总经理许红霞介绍到,作为“链主”,在宁乡的支持和帮助下,星邦智能本地化供应链配套加速推进,已促成19家企业抱团发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持续推动产业迭代升级。

作为星邦智能配套企业之一,华泰电缆总经理赵建伟也深有感触:“如果没有工信局产销对接中心的帮助,我们绝无可能这么快加入顶级装备制造行业的供应序列。”今年8月以来,在宁乡市工信局产销对接中心先后十余次的牵线搭桥下,华泰电缆与星邦智能达成动力电缆配套项目,公司年营业额可提高5000万元。

“拼不了区位拼努力、拼不了政策拼环境、拼不了资源拼生态。”宁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表示。宁乡通过把技术、市场、资本、速度、政府5种力量相结合,大力引进和培育优质企业,让企业有更多营商环境优化的获得感。

日出江花红胜火。向绿、向高、向优……当一个个“关键词”实现全面突破,它不再是呆板的词汇,而是凝聚成生动、具体的宁乡发展新图景。

推进新型工业化,大道如虹。路正则通,路畅则快,路明则达,未来,宁乡将着力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传统产业升链、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加速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以一地一域之精彩为全局全域添彩。(姚宇超)

(责编:唐李晗、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