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市州县域

为群众解忧 为企业纾困 为发展赋能——长沙市天心区以主题教育实效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年02月06日18:08 |
小字号

寒冬腊月,在长沙市天心区的大街小巷、园区车间、田间地头,为百姓解忧、替企业纾困的火热实践时时可见,87万天心人节节攀升的幸福度处处可感——

餐厅内,20桌热气腾腾的团圆饭依次摆开,金盆岭街道联合辖区爱心企业,邀请近200位特殊困难群众共享爱心团圆饭;

夜色降临,金桂社区脏乱差的“野生夜市”消失不见,数百米远外,由闲置用地开辟成的金桂夜市敞亮热闹,大家规规矩矩做生意,一派繁荣祥和;

天心软件产业园,员工提出下班后步行到地铁站有距离,天心经开区立即协调增加共享单车,解决企业员工上班最后一公里问题……

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长沙市天心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组织41名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80个单位、1408个基层党组织、31470名党员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扎实推动天心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抢拼敢干,日夜兼程。无数个“小确幸”,浓缩成2023年天心高质量发展“成绩单”:去年该区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排名第51位,投资竞争力排名第38位、连续三年全省第一,成功入选全省首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全省第二批创新型区,五一商圈成功创建全省首个全国示范智慧商圈。

带头示范,以“问”开局

产业发展的堵点是什么?基层治理的难点在哪里?民生改善的痛点怎么解?只有真正把身子“扎”下去,才能把答案“找”出来。

天心区系统谋划,成立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靠前指挥、带头示范,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开展“天心大讲堂”等活动,带头深入社区、项目一线调研,带动全区党员干部层层跟进,解决问题。

将调研“准星”对准发展“靶心”。全区41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紧扣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等8大调研内容,高质量完成调研课题40个,围绕5个正面典型案例、5个反面典型案例开展解剖式调研。

针对南部融城片区发展规划制定及落地存在的问题,天心区委书记吴新伟将“南部融城片区开发系统性研究”作为调研课题,采取实地调研、谈心谈话、座谈交流、下访接访等方式,问计寻方——

规划不明晰,便高规格成立开发建设指挥部,出台大托-解放垸发展规划、长株潭商圈-国家医学中心发展规划、天心大道中心轴发展规划等多个发展规划;

发展不够快,便高标准布局片区交通、教育、医疗,争取国家医学中心项目、“天心数谷”等纳入湘江科学城集聚区建设,推动片区打出发展“组合拳”。数据显示,仅围绕招商引资、项目洽谈等重点工作,区委书记、区长率队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先进城市的创新思路和务实举措。

日均人流量最高峰突破110万人次的五一商圈,如何既守好“半城烟火”,又护住“岁月静好”?

天心区委副书记、区长周志军围绕“五一商圈消费生态优化提升”深入调研,全面提质安全运行软硬件设施,升级构建“1+2+3+N”智慧化能力支撑体系(建优建强1个前置指挥中心、2大通讯能力系统、3套应用场景平台、N个快速响应模型);天心区五位副区长牵头任街长,负责街区事项调度协调,明确牵头和配合单位,深入开展排查安全隐患整治,为“网红地标”平安保驾护航。

调出实情、研出举措。以“干出一个新天心”为目标,天心区系统推进“五个三”总体战略,扎实推动主题教育与中心工作互促共进。深入居民小区、楼栋企业、项目工地等开展调研活动,截至目前,系统录入意见建议2071条,办结率98.89%,有力助推调查研究增效提质。

2023年,全区市场主体、企业分别净增长17.96%、20.54%,亿元楼宇26栋、全市最多,新引进10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个、“三类500强”项目9个、培育百万税源企业107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澎湃。

知行合一,以“改”促效

群众、企业满不满意,不是看党员干部说了什么、说了多少,而是看做了多少、改了哪里。

把“问题清单”变为“成效清单”,天心坚持刀刃向内、紧盯急难愁盼,聚焦问题动真碰硬,切实推动检视整改。

该区查找上下联动问题7个,梳理县级领导牵头整治问题31个,处级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牵头整治的问题12个,研究制定相应举措148条。针对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率先全省创新推出“党建+医联体+柔性引才”模式,联合长沙市第三医院柔性引进82名医疗专家入驻1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一线开展惠民活动300余场;针对老年人就餐困难的问题,全区共建成14个老年食堂,52个养老机构提供助餐服务。区位特殊的坡子街楚湘社区将老年食堂升级为“小哥家庭餐厅”得到广大骑手纷纷点赞;率先全省创新推行危房改造统筹重建模式,里仁坡、总铺巷等项目顺利交房,沙湖村整村统筹重建经验获住建部全国推介。

奥谱天成(湖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70多名职工中,有10名科研攻关人才为外地专项引进人才,在长沙尚无住房,希望天心经开区给予住房支持。园区“问题解决小分队”立即在方圆2公里内寻找房源,确定了与企业直线距离仅500米的乐柚公寓。经协商,园区出资与乐柚公寓协商签订合作协议,打造人才专属公寓,迅速解决了奥谱天成公司10名科研人才的住房问题。

推动基层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常态化监督检查、全流程管控等措施,天心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综合试点工作获国务院五经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推介点赞……

坚持问题导向,以“改”促效。截至目前,天心区县处级领导接访累计下访248次,接待群众1239人次,化解积案55件,解决“急难愁盼”信访问题110余个;围绕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社会重点关切,摸清情况,对症下药,做到真心与群众“交心”,与群众的喜怒哀乐“同频共振”。

勇立潮头,以“新”赋能

天心区常住人口87万余人,有3.1万余名党员。为切实把主题教育延伸到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天心区结合实际,在“三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流动党员服务、离退休党员管理等方面创新探索,取得实效。

走进位于裕南街街道长坡社区的长沙快递外卖小哥“红色之家”,桌椅、饮水机、医药箱、充电桩等一应俱全。“真好,累了有个歇脚的地方,有事也能找‘组织’,很有家的感觉。”外卖骑手袁可是这里的常客。“以前出门总是怕手机没地方充电,跑单累了也没地歇脚,有了‘红色之家’的暖心服务,工作起来安心多了。”

将“新群体”凝结成干事“新力量”,将“新力量”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天心区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在“三新”领域落实落细。针对“三新”群体行业不同、工作在“云”上、在路上等特性,天心区率先全省建设32个“红色之家”,为快递外卖骑手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对5300余名“三新”党员,针对性下发配套学习资料,发挥园区、楼宇、商圈党组织和平台企业、物流企业、街道社区党组织作用,推动党员立足岗位作贡献,由党员牵头的500余名新就业群体组建消防安全先锋队、社区治理巡查队、食品安全服务队,在推进基层治理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如何解决流动党员、高龄党员、行动不便党员学习难问题?

天心区充分运用“长沙流动党员之家”平台,实现流动党员在流入地党组织“四同管理”。通过“三找”行动,掌握全区1318名流动党员情况,对其中1009名流入党员送学上门、309名流出党员采取“结对子”方式督促主动报到参学;

率先全省建设基层党校三级阵地系统,打造“家门口的党校”。创新共享市级党校师资,选派14位优秀教师到全区14个基层党校担任“兼职副校长”;各基层党组织创新打造“骑士课堂”“禾场夜话”“南城直播间”等特色学习平台;吸收优秀党员、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五老人员”等193名本土讲师开展理论学习;

新建7个老党员之家、4所基层老年学校,开展14个“五老”阵地适老化改造项目、10个区级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创建等,把离退休干部党员的学习热情转化为助推发展的“银发”力量……

如今的天心,处处是课堂、时时是课堂。系列“率先”推进了主题教育有效覆盖,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为续写“干出一个新天心”新篇章注入无限动能。(洪虹、袁雨晴)

来源:天心经开区

(责编:黄卓、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