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市州县域

湖南祁阳:靶向施策 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2024年05月16日15:59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市委宣传部纪检监察组组织我们集中观看了警示片,其中的案例都是我们市里的事,是我们身边的人,曾经工作中有过接触,感到很震撼,很受教育。”湖南省祁阳市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负责人说。

“刚开始我认为,为的是村里的建设,自己又没有谋取私利,还受个警告处分实在是委屈。经过纪委同志的开导,我意识到既然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要用实际行动把村里工作干好才对得起组织的关怀和信任。”面对该市纪委监委审理室工作人员的回访,该市肖家镇某村受处分人员说道。

“去年市里查了乡镇卫生院长、卫健局局长,现在我们到医院来,一些不必要的检查没有了,医生也劝我一些不必要开的药,就不开了,钱省了下来,幸福感增强了!”前来该市妇幼保健医院的张女士开心地说。

近年来,祁阳市纪委监委将常态化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摆到重要位置,持续推进办案、整改、治理一体化,贯通办案、监督、警示各节点,切实把一体推进要求贯穿“三不腐”全过程、各环节,实现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爱有温度。

做深处分执行,确保执行“不打折”、落实“不走样”。坚持把保障处分决定规范化执行作为提升案件查办质效的重要内容,通过“室组地”联动,统筹做好宣布送达、处分执行、警示教育等工作,使严厉惩治、规范权力、教育引导紧密结合,让处分决定从“一张纸”变为“一堂课”。强化对处分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今年4月,围考核等方面执行事项,对2023年全市282件案件的处分决定执行情况开展了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分类汇总,有针对性制定《处分决定执行事项整改清单》,督促销号整改,严防处分决定“打白条”“搞变通”,有效杜绝“一查了之、一处了之”等现象。

做细警示教育,常态化上好“纪法课”、敲响“警示钟”。全方位、多渠道用好身边案这个“活教材”,将庭审旁听、案例剖析、纪法宣讲、监督提醒等融入警示教育全过程。有针对性组织现场旁听3次,将违纪违法案件庭审现场转化为警示教育课堂,有力推动警示教育由“灌输式”向“沉浸式”“体验式”转变。充分挖掘不同层面、不同职级、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先后分层分类为村党支部书记、青年干部、领导干部家属、新提拔科级干部以及新发展党员进行廉政辅导,推动警示教育实现“精准滴灌”。充分挖掘查办案件的“附加值”,达到用“案中人”警醒“身边人”的目的。

做好回访教育,为“跌倒”干部注入“强心剂”、助力“再出发”。把暖心回访作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重要措施,制定《祁阳市纪委监委对受处分人员回访工作方案》,明确回访教育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规范回访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形成一次处分解读、一张改进清单、一场促膝长谈、一次评估分析的“定制化”暖心回访套餐,有力压紧压实对受处分干部教育、帮扶、管理全方位责任链条,构筑起“回访、教育、重塑”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祁阳市纪委监委根据被处理人员的案件性质、情节类型、处分期间的个人表现、精神状态、基本生活等情况,开展重点回访教育68人次,通过“一人一策”量身制定回访教育方案,有效帮助解开心结,重拾信心,既体现了监督执纪的“力度”,又体现组织关爱的“温度”,有力推动受处分干部从“有错”向“有为”转变。

做实以案促改,贯通查改治打好“组合拳”、聚力“治未病”。制定《关于督促指导召开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实施办法》,明确细化了督促指导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的情形、程序和要求,为以案促改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供了制度支撑。深刻剖析祁阳市下马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原主任谭某球案暴露出惠农资金发放存在的监管漏洞,组织全市财政系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镇村对照整改问题37个。全面研判祁阳市文明铺镇中心卫生院原院长曾某松和祁阳市卫健局原局长赵某华案,建章立制,堵塞漏洞,并在全市卫健系统开展以案促改。(杨阳 伍孝雄 吕凯 刘志军)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