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 产经

 建筑“读城”:“国际范”新地标——马栏山新媒体中心

2024年06月01日20:35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马栏山新媒体中心。受访单位供图
马栏山新媒体中心。受访单位供图

湖南长沙文创产业能级位居全国前列,对标“中国硅谷”打造“中国V谷”——马栏山视频文创园绿轴中央公园腹地再造新地标。5月31日,由中建五局三公司中南公司承建的一座“钻石群”般独具特色的地标建筑群成功交付,标志着马栏山崛起“国际新媒体中心”。

马栏山新媒体中心项目由A27、A33两个地块组成,围绕文化消费体验中心、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中心三大业态,探索文化+、科技+等新形态,将打造全国领先的媒体融合新地标,实现视频文创、新消费和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晋“网红”:沉下心培育文艺气质

“飞瀑流霞·立体都市、漂浮绿岛·文创V谷”。马栏山新媒体中心项目取义山水,以“V谷云石”为设计理念,宛如河畔巨石融入城市、隐于公园,多彩元素展现出项目的文化艺术气质,富有现代创意活力的长沙都市网红IP“破壳诞生”。

标志性的形象展示窗口。汲取传统“水墨画”元素,用简单的笔触勾勒出水墨晕染渗透的质感,建筑立面用一幅完整的水墨山水画延绵串联,既分亦合,远看建筑跌宕完整。玻璃幕墙结合使用彩釉玻璃,更加增添商业氛围,塑造区域文化地标。

功能业态的灵活转换。A33地块以“聚”为理念“独石”为立意,正立面中部倒V字的曲线,勾勒出建筑的流线感,与主入口标识及沿街建筑相融合,在轴线上打造新媒体中心的窗口。A27地块以“群”为理念、“群石”为立意,打造多个独栋中小尺度的建筑体量关系,形成疏密有致的空间层次,同时将两个大功能体细分为可独立运营的联合办公体,满足多样化的运营需求。

高效便捷的动线组织。结合功能业态,打造适宜的商业动线,延长体验流线,激活园区活力。同时将动线结合公园入口打造,改变袋型的流线组织,形成转角型商业动线。

与城市本底的融合共生。散布的建筑体块与公园形成良性互动,形成一个内聚形的建筑群落,玻璃外墙覆盖UV涂层和镜面釉料渐变图案,有效减少立面对日光的吸收,通过反射性和透明度不断变化的光线效果,建筑呈现出若隐若现的观感。建筑屋面采用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和屋顶绿化等绿建技术处理,屋顶花园作为被抬高的公园“植被”,延伸生态属性,穿插渗透式的布局使景观和建筑相互交融。

流量“密码”:颜值与实力并存

自开工以来,高峰期300余名建设者推进“大兵团作战”,地质勘查、设备吊装、深化设计、节点优化......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奋战一线,15天内实现临建投入使用,最高实现连续施工72小时,共计4000立方米混凝土的多区域接力浇筑。

“主体施工阶段,为解决超限超高的大跨度梁,项目采用新型盘扣式支承架和电子检测技术,确保现场施工的安全和效率,并依托采用BIM技术,合理安排工序穿插。”原项目经理唐睿介绍道,项目将BIM技术应用到现场实际施工,现场施工实现永临结合,优化了10%的施工周期。

同时项目以施工总控制进度做指令计划,设置调度中心,实施进度计划的编制、下达、调整、更新、控制、反馈、对外协调等,确保关键工程的关键节点按时或提前完成。2022年7月,受暴雨影响,项目加大机械设备及人力投入,调来十余台大功率抽水泵,日夜不停连续抽排水,确保地下室施工不受影响。

2023年4月,项目进入多专业工序同步推进阶段,提前规划各阶段分包队伍人员安置及材料堆放场地,建设期间坚持每日召开早会,确认进度偏差、研究解决措施;坚持每日召开现场协调会,加强现场协调,最终提前3天实现3号栋封顶,150天完成A27、A33地块主体施工,业主单位高度认可。

“项目以安全为本,以质量为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实行网格化分区、分工管理。”唐睿说,为确保项目安全生产“零事故”,自项目开工伊始就在现场设置了一体化安全交底学习机,方便工友上下班前打卡学习,并常态化进行安全交底会、安全实操培训等,开展“安全行为之星”评比活动,全员“吹哨”筑牢安全“防护墙”。

未来,马栏山新媒体中心将引入国内首家院线模式展览体验馆、樊登读书国内首家最大直营书店、国内首家电影IP主题沉浸式密室逃脱项目等全国范围内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一流文创企业,对长沙市TOD类项目的开发和发展有重要意义,打造成为全国领先的媒体融合新地标。(王蕾)

(责编:黄卓、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