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生活》:解锁绿色军营里的别样青春

很多人都有过军营梦,梦想成为勇敢坚强的军人,手握钢枪保家卫国。
军营里都有些什么?部队是怎么训练新兵的?军人每天做什么?……
关于军营生活的疑问好奇,《兵生活》系列丛书都能给出答案。
军中木兰的故事,又美又飒!
军队,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组织。但在这个男性主导的世界中,有着一些独特而又耀眼的存在。她们就是女性军人。
女兵,因为和男兵们一样的报国梦,她们扎根军营、锤炼本领,用拼搏冲锋的姿态,致敬别样的青春。
接受大量严格的军事训练,摸爬滚打、流血流汗,可不是件容易事。
女孩到女兵的养成,需要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眼泪和舍弃。
一个个飒爽英姿的背后,藏着多少个辛苦难眠的夜晚,女兵娇气但也刚强,女兵自律但也任性……
她们的喜怒哀乐,泪中带着笑。
她们会因为长发被剪落泪,会因为三公里越野难熬大哭,会因为被幼儿园孩子唤作阿姨泪如雨下。
她们的业余生活,苦中带乐。
她们会去炊事班里顺黄瓜做面膜,会为了偷抹指甲油跟连长班长斗智斗勇,会在周日睡回笼觉就是不早起。
她们的青春悸动,涩中带甜。
她们会在宿舍卧谈男兵、聊对象,会有人表白班长被发好人卡,会有人把爱意藏心底,和男兵约定未来。
书中展现了外人难得一见的女兵生活,让现代“花木兰”走入读者心中。
军人向战而生,精武强能!
什么是中国军人应当追求的本事呢?
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是军队的职能所系、价值所在。军人的素质本领直接决定着战斗力的水平,决定能否打胜仗。
无论当兵干什么,精武强能不松弦。
有些官兵认为自己岗位小职务低,打仗和自己关系不大,这种认识有误差。
岗位也许平凡,但责任同样重大。
炊事兵看似不起眼,伙食是否美味安全可是直接关系部队战斗力。
当兵要增长本事追求成功,不必纠结分配岗位的“好坏”,先从本职做起做好。
岗位有大小,奋斗天地宽。
练本领就得盯着战场来,不然准星就瞄偏了。
今天的训练场,就是明天的战场。实战化训练,绝不能弄虚作假、搞花拳绣腿。
作为军人,必须对标实战,在真训实练中提升打赢本领,积蓄打赢能量,才能在战场上笑到最后。
书中详细解答了基层官兵非常关心的问题:
如何在不同的岗位上提升自我,发展进步;
如何更好地开展实战化训练,实现素质过硬、能打胜仗。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带兵人,要会向深处选材,向隐处求才
如果你是解放军军官或士官,你知道如何带队伍,如何带好00后士兵吗?
比如基层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成分多样,会出现学生、小老板、厨师、理发师等入伍前各种背景、职业的兵员。
大家素质、能力、性格、特长各异,但每个人都会有“闪光点”。
带兵人不能仅用自己的偏好、习惯去审视战士;而是要深入了解每位战士的想法建议,发掘他们的特长亮点。
要像伯乐寻马、勘探挖宝一样,努力去识别人才、选用人才,为军队建设添砖加瓦。
比如年轻士兵阅历少,遇到挫折容易思想波动大。
带兵人要会做思想工作,及时靠上去谈心关心,想方设法排忧解难,鼓励他们振奋精神;也要教育官兵,不能对处于低谷的战友讽刺挖苦、疏远歧视,而是要伸出援手。
又比如,带兵人不能为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在队伍建设上搞花拳绣腿、弄虚作假,而是要扎扎实实干工作。
军人是要上战场见真章的,一旦习惯了“走捷径”,是会付出极其惨痛代价的。
《带兵记》通过100个生动翔实的细节,覆盖了带兵过程中会遇到的形形色色状况,深入分析问题并提供解决思路方法。
贫寒农家子、高考落榜生
如何唱出军营逆袭曲
本书以热爱音乐、擅长吉他的新兵为第一视角,用诗意的语言描写了主人公和战友们应征入伍、共同课目训练、军营日常点滴的人生经历。
“我”出身贫寒农家,从小热爱音乐。
因为沉迷学音乐弹吉他,“我”高考落榜,生活一片晦暗。
恰逢部队征兵,“我”应征入伍。
到了军营,原本影响“我”前途的音乐,却成了我的亮点和“名片”。
因为音乐特长,“我”成了文艺骨干,负责培训营里的教歌员。但凡歌咏比赛或文艺晚会,“我”都会担纲主力。
“我”也因此获得优秀士兵荣誉,村里敲锣打鼓送到家中。
军事训练“我”也没落下,和战友们一起摸爬滚打,进步显著。
部队是个大熔炉,练就一身钢筋骨。
五湖四海、各行各业的青年来到部队,打磨锤炼后成长为坚强的革命军人,军营也给他们创造了挥洒才华、进步成材的广阔空间。
军营里不止有着硬核的军事技能学习、训练,也有着音乐、书法等文艺浪漫细胞的点缀。年轻的军人们,铁骨铮铮下也有着温柔细腻的情感。
《兵生活》系列丛书既可以帮助军营外人了解军旅生活的硬核与浪漫,也可以作为基层连队干部学习带兵方法的案头书、工具书,还可以为战士们提供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有时间看看这些书,感受一下军营里别样的青春、别样的人生。(游骑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