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市州县域

湖南零陵:稻香鱼肥“丰”景美

2024年07月29日16:33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夏日时节,天高云淡,瓜果飘香,稻子金黄。在湖南零陵区大庆坪乡芬香村中稻田中,村民唐同阶手提水桶,下得田中,撩开茁壮的禾苗正在田里捉活蹦乱跳的禾花鱼,笑容洋溢在幸福的脸上。

“我种了4亩晚稻,每丘稻田中我都放了鱼苗,预计每亩可产禾花鱼30一50 公斤,按市场价,我们这正宗禾花鱼60元/公斤,可获利 8000多元。”唐同阶表示,如果加工成腊鱼,即可送礼,又可待客,都是上等佳肴。

禾花鱼也叫稻花鱼,是一种体色乌黑透亮的稻田鱼品种,主要在边远山区一带稻田中养殖,因采食水稻禾花、鱼肉具有稻花香而得名。正宗禾花鱼可煎可煮,肉质细腻、香甜鲜美、回味无穷。

“混养在稻田中的禾花鱼无需饲料,养殖禾花鱼既可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和水稻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等的使用,又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实现了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并提升了稻米和鱼的品质。”唐同阶娓娓道来。

为推动禾花鱼养殖壮大,芬香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销一条龙养殖模式,组成禾花鱼养殖合作社,按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销售”,实现产业共享,让禾花鱼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助推器,真正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

“禾花鱼养殖技术简单、周期短、成效快,由于肉质好,产品供不应求,既能为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收入,又能给群众带来新的增收路子。”村支书唐冠荣说。

据悉,今年芬香村共投放稻田养殖面积400余亩,每亩可增收2000元左右,惠及100余户农户。

“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这种模式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能增加土地‘吸金力’,能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及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唐冠荣说。

近年来,零陵区紧紧围绕发展生态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为主线,以搞活集体经济引领多产业发展为动能,充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积极探索“水稻+”立体生态种养模式,通过“一水双收、一田两用”,实现稳粮增效、农民增收,托起农民乡村振兴的共富梦。

下一步,零陵将继续探索产业提质增效新方式,以“稻+鱼”的发展思路,通过示范引领,大力发展“禾花鱼”养殖,让老百姓在田坎上实现稻香、鱼肥的双赢收益,绘就一田多收新“丰”景。(杨阳 唐高翔)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