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许人也”桥下作画何许用?
何峥和许良是两个出自央美壁画系的80后画家。他们先后从常德出发,在外求学、创作,出走多年,带着数十年积攒的功力回到了故乡。
机缘巧合,何峥走到了市城区的沅江南岸,误打误撞步入武陵桥下,放眼四周,顿觉水天辽阔,草木葳蕤,秋阳里风景这边独好。
就在那一刻,厚实、阔大的桥墩闯入他的眼帘,它们像是齐齐整整的音符,无穷动地从陆地排列至江中,直达繁华的对岸……何峥说他感到了心跳加速,热血直冲脑门,桥墩又高又宽又平的“前胸后背”,在他眼里变成了画布,创作的冲动让他迫不及待地邀来了许良。
两人双眼放光,说干就干,并确立以“何许人也”联名“出道”。10月2日,第一滴颜料渗入桥墩灰白的墙体。何峥选择画亲朋好友,许良决定复刻莫高窟第3窟的千手观音图像。自此,二位隔墙而立,日日挥毫,直到10月底被常德日报记者发现,随着《桥下作画“何许人也”》报道的传播,桥下的何峥、许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和关注,他们“隐秘”的创作基地不仅成了市民专程前往的目的地,也撩动了包括江边垂钓者在内的诸多凡人的心,大家争相向画家提出充当模特的申请,正中下怀的何峥乐不可支,凡是笑允过的都会作数。
“何许人也”桥墩作画正在紧张地进行中,他们这一空前之举不仅是新闻,也是“引信”,点燃了人们关注常德城市更新、扮靓公共空间、改善社群关系的热情。连日来,围绕“何许人也”创作的价值和意义颇多热议,本地人和异乡武陵人纷纷发言,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值得探讨和思考。
何峥画笔下记录的常德人。 记者 江一舟 摄
摄影师“周公子”镜头下的许良(右)、何峥。
无用之美的充斥,才能赋予一个城市鲜活的魅力
从常德市图书馆馆长职位上退休的诸冰花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常德人,她得知“何许人也”作画的讯息后,立马呼朋唤友赶去观摩。一伙人带去了茶、点心和水果,摆上了桌椅,还支起了卡拉OK设备。辛苦忙活的画家被歌声感染,也扔下画笔一展歌喉,把粤语歌唱得颇有专业范。
她说桥墩附近是草地,不远处有芦苇、河流、钓鱼的人,突然觉得这样的日子有了几分诗意。于是,她感叹道:“我一直觉得一个城市仅有繁华的高楼大厦、宽广的马路,以及其他便捷的生活设施是远远不够的,一些无用之美的充斥,才赋予一个城市以品位和鲜活生动的魅力。桥墩还是那个桥墩,因为有了两位画家自掏腰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运用自己的才华和多年修炼的技艺造福一方,才使得这里变成充满烟火气的艺术作品。我相信经过这里或专程过来一睹为快的市民,看到画里的熟面孔,会不禁莞尔。类似水泥桥墩这样的公用设施都穿上了文艺的外衣,这个城市会多一点温度,人们的生活也会因此增添趣味,大家也便有了更爱这个城市的理由。”
常德市文化馆美术专干陈功说他先后两次现场看了两位画家的创作,第一次是随单位同事一起,第二次是带着爱画画的女儿近距离观摩。他说:“两位画家通过他们的画笔和创造力,让冰冷的水泥桥墩有了生机和美感,有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桥下的江边观赏和休闲,让人对这块地方有了更多想象力,说不定这个地方会因此成为一个有特色、有内涵的‘小而美’公共空间。此外,创作者用自己的创造力、毅力让先锋艺术在小城市也得以展现,对于拉高大众审美的水准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很有可能带动更多的创作者各显才能美化常德。”
何峥、许良(右)
画家和入画者都是生活的艺术家,都是常德的守护人
在常德生长、就读、工作过,现供职于省城某国企的王钦说自己是个挺“下头”的俗人。刚看到“何许人也”作画的新闻,冒出的第一个疑问就是:画得下去么?但后来他发现,不仅画得不亦乐乎,而且“圈子”还越画越大。
他说不少市民主动要求入画,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原片”贴进这道民间自发、自说自话的城市风景里,他感觉两位画家的这份自贴成本的热情、顶着江风的坚持,一定含有文化人关于专业、关于情怀的执拗,这份执拗得到的局外响应让他心生笑意。他打比方道:“这就有点像街巷里突然来了两个摄影师,用胶片定格这一片风土人情,老街坊们都笑嘻嘻地凑过来当模特。虽然嘴上都是‘好玩’,但并不是无厘头的凑热闹,而是生活在这座城市里、这条沅江边上的有情人不谋而合的共鸣,仿佛一场温情诙谐且默契的群体行为艺术。”
他总结说:“其实,对我们普通人来讲,并不能以修成一条路、招来一个商的方式,来表达对家乡的爱。我们对常德的爱,就是和她高高兴兴地‘在一起’,在这一方水土,把吃喝拉撒、嬉笑怒骂的日常生活过出实打实的滋味儿来。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两位画家和越来越多的入画者,都是生活的艺术家,都是常德的守护人。”
每次回常,都会在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感受到惊喜
老家在临澧的集美大学副教授匡腊英离开常德已有30多年,其间,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她被外派欧洲工作多年。她说这几年每次回常,都会在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感受到惊喜。
早些时候,止间书店让她流连不已,不仅因为那里的书和陈设,也因为书店聚集了一群有趣的常德人,整出了各种好玩的文化活动。如今,隔着1000公里的距离,她“看见”了两位职业画家在沅江的桥墩上作画的场景,当即表示要回来打卡。
她说:“画中不化妆、不摆程式化pose的普通人看起来鲜活极了,生动极了,因此也好看极了:他夹一支烟,仰头看天;他双手交叉、睥睨万物;她扎着马尾、穿着短裤,显得闲适自在;她脚蹬长靴,烫着大波浪,眼里有莫名憧憬……我由此对常德有了新的向往,等冬天回常德时,我一定穿得暖和点儿,要去沅江边游荡,要去大桥下看那些壁画,观察他们的千姿百态,想象他们的自由灵魂。”
意犹未尽的王钦说,当一种叫“文化”的佐料,被人投入到我们的普通生活时,这份滋味就会更有滋味。大家对这些文化投喂者最真实的认可和感谢,就是加入他们一起投喂、一起“搅和”,把乡愁的黏性、文化的黏性,化成一份不矫情、不古板而且高级感爆棚的情趣。相比家乡众多的变化,游子归乡更想发现的是可看、可说、可回味、可传播的事项,目前“何许人也”的创作对他就很有吸引力。
择业和发展空间上,知识精英都在主动下沉
从汉寿走出去的95后博物馆研究者、策展人周雷发现,时下不论是在择业上还是在空间上,知识精英都在主动下沉,其中学术酒吧正在国内各大城市悄然流行就是一个明证。他觉得何峥、许良在桥下作画与学术酒吧的兴起有着同样的社会背景,两位画家从北京下沉到常德动用看家本领做这样的表达和尝试,与受过高等教育和科班训练的众多边缘“学人”开学术酒吧有着殊途同归的底层逻辑。就中小城市而言,适逢精英下沉的潮流确是一件好事,对于网罗和用好人才都是一个机会。
他直言“何许人也”的尝试很符合当今学术和文艺创作以“具体的人”为着力点的方向。当下,在博物馆学、人类学或者很多文艺创作里都有着去精英的后现代取向,博物馆学里强调的社区与参与、以观众为中心,人类学里“多声道文本”的使用,包括近些年流行的微观视角写作,都是为了关切具体的人和他们的故事。
那么,描写记录“小人物”有何作用呢?他引用王笛在其微观史著作《碌碌有为》里的话说:“一个个平凡人的经历,可以反映整个时代的变化,我们可以从有血有肉的‘小历史’中真实地感受大时代的转折。如果没有微观视角,我们的历史就是不平衡的历史、不完整的历史。”所以,他认为何峥在桥墩上按照1∶1.2的比例,将画中的人物放大1.2倍,以此诠释画家“始终觉得人是最值得去表达、尊重和歌颂的”创作宗旨,贯穿的正是为平凡人塑像就是为一个时代的整体塑像的精神和追求。
市民欣赏画作。 本报记者 蔡文龙 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