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山:因地制宜打造产业链 重拾整车制造“汽车梦”
近日,湖南省衡山县人民政府与程铃汽车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衡山汽车”项目合作协议。项目将在衡山高新区打造智能化、绿色环保的专用车及新能源汽车生产线。
这不仅是衡山工业蓬勃发展的缩影,也标志着衡山在产业布局上迈出了新步伐。
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自2021年以来,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GDP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县域经济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先进。
2023年,衡山县有7项工作获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2024年11月7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衡山县作为典型代表进行了发言。这也是衡山县连续两年在该座谈会上作典型经验交流。
2024年,衡山高新区共有企业14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7家,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一主一特”产业企业82家,年产值突破50亿元、30亿元大关;主特产业企业占比58.1%,产值总计106.2亿元,税收28551.03万元。较2020年,主特产业产值增长143.2%,税收增长128.33%。
2024年当年,“一站式”承接2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组团入驻,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4个,引资额88.5亿元,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
再来看另一组数据:
衡山县所在的湖南省衡阳市有7县市5区共12个县级行政区域。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衡山县常住人口为33.57万人。在衡阳市各县市区中,衡山县的人口数量排名第9位。
衡山县总面积为934平方公里。在衡阳市各县市区中,衡山县的面积排名第7位。
两组数据综合对比分析显示,“小个子似乎也能摘星辰”。一个人口数量和地域面积都没有超过当地中位数的四五线湘南小县城,要取得第一组数据显示的成绩,这个“小个子”究竟要付出怎样的努力?未来,这个“小个子”能否长成一个“大块头”?
“灵魂五问”,把脉明方向
“县域强不强关键看产业,产业行不行主要在工业,‘无工不富’嘛。”衡阳市政协副主席、衡山县委书记戴新贤表示,凸显了工业在衡山县的主导地位。
2023年7月,湖南衡阳市委提出“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2023年8月,衡山县紧接着就召开了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暨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吹响做强“制造立市、文旅兴城”衡山极的“冲锋号”。
其实,在“冲锋号”吹响前,衡山县已经“厉兵秣马、磨枪擦炮”三年了。
2021年,戴新贤从衡阳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履新衡山县委书记。
“我来了衡山我就琢磨,衡山有什么,衡山缺什么,衡山应该做什么,衡山未来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其中它的实现路径是什么?我来的时候,我就是这样思考的。”在衡山发出的“灵魂五问”,得益于多年任职乡、县领导的实践经验和对区域经济把控的丰富学习经历,在思考当地区域发展的时候,戴新贤习惯用一种“太空视角”来观察。
在他看来,市县党政一把手,必须把主要聚焦点放在抓宏观布局,干项目,推进重大项目落地;项目干成了,经济活跃了,财力才能增强,民生才有保障,才会惠及更多老百姓,老百姓才能赚到钱,生活才会幸福。
“这才是最大的民生。”戴新贤的话语掷地有声。
“灵魂五问”中的前“两问”——“衡山有什么?衡山缺什么?”这是厘清衡山“长板”和“短板”的基础工作。
“衡山有什么?”——“县域经济其实就是一个特色经济、个性经济。无外乎,包含三个要素:第一个,得天独厚的天然禀赋,也就是家里有什么特色资源。第二个,传统产业。第三个,交通区位优势。归结大类基本上就是这三点。”
前几个月,戴新贤和衡山县委、县政府和人大、政协“四套班子”的主要领导,白天密集调研了衡山县的城区、乡镇和园区。
大南岳衡山旅游资源是衡山县独有的文旅资源;衡山汽车厂是衡山的传统产业;紧靠长株潭城市群让衡山成为湘南联系省会长沙“南下北上”的关键节点;武广高铁衡山西站和京广铁路纵贯衡山县南北、京港澳高速和107国道等多条重要高速公路与国省道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湘江衡山千吨级码头通江达海。这些都是衡山的“家底”。
“除此之外,我们的工业园区里虽然说没有大企业,但是做得比较实。”衡山县委常委、衡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颜海峰说。
“有企业但都不大不强;有产业但都没‘串珠成链’,更没有作为链主的龙头企业。”这个现状很好地回答了“衡山缺什么?”——“园区缺工业,产业缺链主。”白天忙完调研,戴新贤晚上轮流找领导干部谈心谈话,“一谈就到深夜。”
摸清了家底,接下来找准发展定位则显得尤为重要。
衡山的发展优势定位究竟在哪里呢?
“衡山的发展定位,那就一定是要融入、对接长株潭,承接产业外溢,参与产业分工,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工业型尤其是制造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成为‘大城市周边功能县’。”作为曾经以农产品加工型为主要发展方向的衡山,从侧重农业产业到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赛道转换”,让不少党员干部甚是不解。
甚至,有个别党员干部存在质疑。
你“讲”任你“讲”,清风拂山岗。
面对不同的声音,咬定一个目标,那就是按照制定的思路抓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心顺气畅。
“在基层推进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现象,我们要笃定目标,铆足劲、加满油,集中精力攻坚,相信有结果、出成绩就一定能化解质疑、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戴新贤引用了几句诗来阐述自己的方法论,“认准正确方向,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
“既然组织用了我,那就是不能辜负组织信任和期望。我就要把心目中未来衡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样子给他描绘好、实现好。现实中,再多困难和质疑,我相信只要方向不偏、路径清晰,干好自己的事,守好廉洁底线,困难与质疑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也是戴新贤多年在领导岗位历练养成的政治定力使然。
志同道合的党员干部慢慢凝聚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招商引凤”,筑梦兴汽车
衡山定位为以工业型为主导的县域经济,招商引资就是“头等大事”。
“县域经济中想要搏浪潮头,首先要劲扬招商之风帆。”县委副书记、县长段晓赛表示。
近年来,衡阳市政协副主席、衡山县委书记戴新贤,县长段晓赛“AB角”轮流带队招商。园区、商务部门“一把手”大部分精力用于招商。
“衡山一直有一个重拾整车制造的‘汽车梦’。所以,我们招商也是按照汽车整车产业链的各环节企业推进工作。”颜海峰表示,之前衡山高新区已经有20来家汽车产业链企业,还有湖南唯一的一家专用车厂——湖南衡山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山汽车”)。
“要想构建汽车整车制造产业链,要有个龙头带动,没有龙头带动,其他的都是空话。”但是,这位衡山的“工业长子”在55年市场风雨涤荡下,已经步入“老年”。
如何盘活衡山汽车,最近三年,衡山县招商团队北上湖北“武十汽车走廊”的武汉、随州、襄樊、十堰,南下大湾区的广州、深圳、珠海和东莞等地,“苦苦寻觅招引汽车整车制造商,上门拜访和邀请企业前来衡山考察100多次”。
但收效并不理想。衡山汽车300多亩工业用地、20余万平方米厂房、整车制造的牌照等等所有有形和无形资产,从最初作价1.7亿元被流拍,到最后评估6000万元,还是无人问津。
让人欣慰的是,招商团队的努力,也没有完全白费。截至目前,衡山高新区“一站式”承接21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组团入驻。
湖南桥桥友河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也是入驻园区的企业之一,由深圳市三省智能制造设备有限公司投资,主要从事设备制造业。
公司负责人刘梦寒表示,衡山招商团队不到两个月时间,先后到深圳上门拜访不下十次,“招商团队说,县委戴书记非常看好我们的技术与发展前景,计划亲自带队考察我们公司。”
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个项目基地,是刘梦寒特意安排的考察行程。衡山县招商团队在长沙开完会后,乘坐最后一班高铁前往贵州。到达基地边的小县城时,已经接近子夜。
半夜不叨扰客商、次日项目基地深入考察、因陋就简的座谈会,刘梦寒觉得,“衡山县的领导招商团队很有战斗力、凝聚力。”
近三年来,衡山县在全市率先采取“政企合作、园企共建”模式打造智能制造“园中园”,大力实施高新企业梯度培育和“小巨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一只只‘小鸡’慢慢长成了能‘下蛋’的‘金鸡’。”
2024年,一家整车制造厂与电动车厂的联合体看上了衡山汽车。几轮沟通谈判下来,2025年1月10日上午,衡山县人民政府与合作方签署了《衡山汽车合作协议》。
“这绝对是我们园区的一个主导产业,而且体量较大,未来几年内可以做到50亿到100亿产值。”见证签约的衡阳市政协副主席、衡山县委书记戴新贤很有信心。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衡山“捡来了”很多好的投资项目,但前提是必须要踏破铁鞋。密集的拜访和邀约,积累了大量的客商信息和需求,为衡山的招商引资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欧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