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本网专稿

新春走基层|村民齐聚 共享地道“非遗中国年”

2025年01月23日21:07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现场体验打糍粑。人民网 记者匡滢摄

现场体验打糍粑。人民网记者 匡滢摄

人民网长沙1月23日电 (记者匡滢)23日10点,位于长沙市湘江新区莲花镇的南科院子张灯结彩,喜迎八方来客,“我们就过非遗中国年”活动精彩开演。

彭南科介绍非遗中国年活动。人民网记者 匡滢摄

彭南科介绍非遗中国年活动。人民网记者 匡滢摄

活动现场,杀年猪、磨豆腐、打糍粑、爆米花、炸油粑粑、拖面、写春联等传统过年民俗活动轮番上阵。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皮影戏、剪纸、年画、大漆等,逐一展示;深受人们喜爱的非遗花鼓戏,演出了《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新刘海砍樵》等经典剧目;我国最早走向世界舞台的民间艺术杂技,表演了三人技巧、转碟漫步、空竹、肩上芭蕾、滚灯、集体跳绳等多个节目。现代都市人接触较少的三棒鼓、糖画儿、弹词、高跷、滑稽、口技也精彩呈现。

现场精彩表演。人民网记者 匡滢摄

现场精彩表演。人民网记者 匡滢摄

活动现场架锅起火、露天烹炒,现场1000名村民参与的长龙宴,热闹非凡。席上,主客混坐,且歌且饮,好不热闹。

村民体验长龙宴。人民网记者 匡滢摄

村民体验长龙宴。人民网记者 匡滢摄

2024年12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当日活动全程在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等平台直播,向全网展示最地道的“非遗中国年”。南科院子系头部自媒体博主“乡村守艺人”彭南科的短视频创作基地。自2022年以来,彭南科用古法制物、复刻数十件传统器物与工艺,展现古人智慧,守护非遗。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