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市州县域

改革扬帆风正劲——株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综述

2025年02月17日10:37 | 来源:株洲新闻网
小字号

  引资400亿元、项目109个,履约率达到100%……2025年湖南“新春第一会”上,株洲高新区就招商引资工作作典型发言,备受关注。亮眼的成绩,源头正是来自改革创新。

  近年来,株洲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持续深化园区、国资国企、财税、投融资等领域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改革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

  产业园区是推进高质量发展“主战场”。2022年3月,株洲市出台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有关文件,一体推进人事薪酬、市场化运营等六大改革,拉开新一轮园区改革大幕。

  株洲高新区通过剥离园区行政审批职能,紧扣企业全生命周期所需的公共服务事项设置机构,构建完备的生产性服务体系,促使干部从“开发思维”“管理思维”转向“服务思维”,园区发展质量持续提升。2024年,该区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前进5位,位列35位,居全省第2。

  培育新质生产力,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关键一环。株洲先进制造业基础坚实,创新资源丰富,如何把创新力转化为生产力?去年,株洲创造性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在培育国家级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打通创新成果转化堵点卡点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比如,出台先投后股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完善“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机制,引入60余家投融资机构对接株洲产业项目,吸引124个高校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落地。

  随着株洲人才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速,引才育才用才机制日趋完善,各类人才加速集聚,为科技创新提供强大人才支撑。去年,株洲新引进青年人才1.4万余人。

  聚焦以降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株洲市深入推进“一降一升”行动,发展“铁水公”多式联运,推动全社会物流费用占GDP比重从2021年底的14.37%下降到13.9%;推行“园网共建”,降低园区企业用电成本1.34亿元;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同比下降29个BP。

  与此同时,国资国企、招投标、政府机构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鲜活的实践不断涌现,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惠企利民,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

  2月16日中午,步入芦淞区贺家土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光”长者餐厅,热气腾腾,菜香四溢,不少老人前来排队取餐。“这里饭菜营养美味,经济实惠,我们经常过来吃。”正与老伴排队就餐的刘爹爹说。

  可口的饭菜,周到的服务,折射出株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系统推进民生领域改革的生动实践。

  去年,株洲新建街道(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0个,提质升级乡镇公办养老机构20个,建成40家“幸福食光”长者餐厅。

  一老一小,事关千家万户。去年7月,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总工会等8个部门,实施“学生假期托管服务”,破解家长假期看护难题。今年1月,9个县市区67处寒假托管服务点,再度面向全市居民和职工招募“小神兽”。

  围绕人民群众关注关切,各级各部门积极探索创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增进人民福祉。市住建局积极扩大维资电梯保险改革经验,探索向房屋安全管理三项(房屋体检、养老金及保险)制度综合试点延伸。市资规局等多部门联动,采取“证缴分离”等措施,解决不动产办证难问题9336个。市文旅广体局创新培育街头艺术站,打造“小而精”“小而美”主客共享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市民提供多元化、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共建共治共享,参与度决定满意度。在荷塘区,合泰、富家垅片区通过创新推行党建引领重点片区“联建共治”,片区治理规范有序、面貌焕然一新。

  在攸县,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铺开“医防融合、家庭医生包村服务”工作,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防治关口前移,让基层群众更有“医靠”。

  ……

  一项项改革举措,顺应民意、贴近民生;一个个改革成果,强了信心、聚了人心、暖了民心。

  破浪前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

  对标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株洲系统谋划落实举措。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专题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事宜,审议通过《实施意见》,谋划部署254项具体改革任务,奋力打开株洲改革发展新天地。

  今年,株洲市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加快推进第一批25项重点改革事项落地,努力在探索构建“连环债”清偿机制、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构建运用大数据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多实效。

  令人欣喜的是,当前一大批改革事项已经在路上。比如,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推开,加强了“碎片化”以及跨部门资金统筹,更多资金用于事关株洲高质量发展的大事要事上。“创新成果转化年”活动迭代升级,将健全支持全面创新机制,做实高校合作,做强高新区孵化器,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让职教体系深度融入产业体系。株洲高新区统筹主城区园区发展步伐加快,将以产业、要素、服务生态构建为抓手,推动优势服务能力和优质园区资源共享。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构建大数据防治风腐工作机制,建立监督平台预警信息闭环处置机制,用3年时间基本实现对重点领域公权力大数据监督的全覆盖。

  回顾这些年株洲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市第十三次党代会谋划的株洲改革思路:全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推进国资国企、投融资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数字化治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探索具有株洲特色的首创性改革路径……

  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一往无前。新年开新局,改革正当时。株洲上下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标志性的改革成果,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作出更大贡献。(记者/陈正明)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