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着力营造两个环境 “科创小龙”竞相崛起

宁乡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座谈会暨先进技术成果路演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今天,宁乡市邀请辖区内十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汇聚一堂,以路演的形式让企业与前来参会的基金公司、投资机构进行面对面交流,为宁乡科技型中小企业寻求战略资金、创造发展机遇。
2025年,湖南宁乡市立足“工业强市 幸福宁乡”发展定位,紧抓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的战略机遇,新出台《宁乡市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通过“股东式”服务环境、“㓇土式”科创环境,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科技支撑。
通过走访统计,万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鑫精工”)、湖南新锋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微纳坤宸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在宁乡的创新型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政策支持今年已实现“开门红”,并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企业的业绩证明宁乡在工业强市和创新驱动战略上的成功布局,也让不少即将落户宁乡的企业对当地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
万鑫精工(湖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受访单位供图
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今年春晚的创意融合舞蹈中,国产人形机器人扭秧歌、转手绢的表演成为全场焦点,引发行业瞩目,这也使得国内机器人核心部件供应商中的佼佼者——万鑫精工收获商机,企业生产的行星减速机、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部件,订单同比增幅40%到50%。
春节后,随着企业工人返岗上班,万鑫精工迅速进入加班加点状态。据统计,2025年以来万鑫精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0%,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0%左右;这一成绩离不开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在RV减速机、谐波减速器等产品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来,宁乡涌现出一批像万鑫精工一样的“科创小龙”企业,攻克了“硬卡替”技术,创新让企业取得国内外领先技术成果。
2024年,宁乡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47.28亿元,同比增长22.3%,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72%,在湖南省各区县市中位居前列;而在长沙除湖南湘江新区外,宁乡研发投入居8区县市第一,增幅大幅度领先。
创新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企业层面,楚天科技、中伟新能源等一批行业领先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和创新研发,成功推动核心技术的突破,带动了产业的发展。其中,万鑫精工机器人核心部件的量产,正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自主研发和进口替代贡献力量。
除了企业创新外,宁乡市的创新平台布局也在加速推进。2024年,宁乡市新增科技研发机构94家,累计科技研发机构达到351家,其中国家级科技研发机构11家、省级科技研发机构172家。
随着科研资源的不断聚集,宁乡的创新生态系统日渐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率也大幅提升。宁乡市还通过“科创桥”计划、创新平台建设和产业链对接等方式,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了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宁乡正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打造‘股东式’服务环境和‘沃土式’科创环境,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未来宁乡也将继续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高地,致力于成为科技创新的热土,实现更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宁乡市委副书记、市长黄滔说道。
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内正进行设备调试。受访单位供图
资源深度对接企业需求
碳碳复合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被誉为“新型钢铁”,但重量却比钢铁大幅减轻,因此非常适合用于制造轻量化、高强度的结构件,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上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位于宁乡的湖南碳谷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事碳碳复合材料及其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企业,一直在积极打造碳材料产业链,2024年客户对其提出产品在碳纤维回收后,回收利用率达到95%以上、粉碎后力学性能保持95%,导电性能提高3倍等要求,这让企业研发上面临了困境。
宁乡市科技局了解这一情况后,助力中科院研究团队与碳谷新材料进行对接沟通,双方短时间内便达成合作,共同推动产品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半年不到的时间里产品在实验室已基本达到处理技术指标,下一步将在生产线进行多项实验测试,早日实现产品的量产。
为破解技术创新瓶颈,宁乡短时间内就出台了《宁乡市“科创桥”计划实施办法》,力求在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深度融合上取得突破。该计划着眼于中小企业,致力于打通宁乡中小企业对接科研资源的“最前一公里”。
通过“科创桥”计划宁乡市吸引了大量的专家团队,并建立了专家库,向全市企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目前,已有760名专家入库,成功促成创瑾科技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合作、和畅新材与中南大学签约等13个合作案例。
宁乡市还举办“市长企业接待日——科创专场”,积极推动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湘潭大学、湖南工学院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企业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宁乡市为企业搭建的科技创新“桥梁”,极大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其中,楚天科技“医用高端机器人”项目入选2024年湖南省十大技术攻关,中伟新能源钠离子电池项目入选2025年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6家企业研发项目入选省重点研发项目,11家企业(单位)获评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宁乡通过‘科创桥’计划链接更多科研资源,为企业发展壮大增添科技动能,不仅有助于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推动了地方产业的升级与转型,成为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宁乡市科技局党组书记颜晓明说道。
长沙微纳坤宸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线。受访单位供图
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落地
新型超高速飞行器在极端环境下以高马赫数飞行,要求热防护材料耐超高温、长时间抗氧化抗烧蚀,对超高温金属材料性能要求极高。针对这一难题,中南大学范景莲教授原创提出“微纳复合-氧化抑制”设计理论,发明超高温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
该复合材料实现耐3000℃高温近零烧蚀,解决了新型飞行器耐超高温材料的世界难题。为使成果走向应用,范景莲多地调研考察后,最终选择在宁乡创立长沙微纳坤宸新材料有限公司,建立集设计-研发-生产-检测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线,开发出系列材料和部件。
如今,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我国新型飞行器等装备,解决了我国系列卡脖子工程的材料技术瓶颈。为了加大成果产业化规模,公司2024年在宁乡启动占地130亩的新生产基地建设,达产后将形成20亿元以上的年产值规模。
宁乡市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科技成果在地方的转化。通过建立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企业孵化器等方式,为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技术落地的难题。
2024年,宁乡市出台《宁乡市支持建设与开放中试基地促进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实施办法》,并利用企业闲置产能建设中试基地,为企业提供了成果转化的“孵化器”。目前,宁乡市已培育15家开放式中试基地,并在此基础上发布了对外服务清单,为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了更方便的科研成果转化渠道。
同时,宁乡市还加强与投资机构、天使基金的合作,推动初创企业快速成长。2024年,宁乡市引入科技成果成交额实现翻倍增长,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了109.85亿元,同比增长了23.33%。
特别是在新能源、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高科技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了新的高度。通过引进“雁巢”科技企业孵化器,宁乡市将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助推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如今,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2025年开年,宁乡市正凭借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创新驱动战略和人才引进措施,全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大力扶持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突破,宁乡市的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目前,在机器人核心部件、新能源、新材料、3D打印等领域,万鑫精工、微纳坤宸、新锋科技等“宁乡科创十小龙”企业已实现快速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随着未来产业链的逐步完善和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宁乡市将为长沙以及湖南省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