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 金融

金融能为株洲催生更多“小龙”吗

2025年03月12日14:41 | 来源:株洲新闻网
小字号

原标题:知株侠说丨金融能为株洲催生更多“小龙”吗

情人节这天,“杭州六小龙”之一的群核科技启动港股IPO。

其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在2023年,一家传统银行向其发放了1000万元贷款。

而事实上,包括“杭州六小龙”在内,这些年杭州诸多闯出名气的科技中小企业,都有传统银行的加持。

换言之,在杭州,“科技金融”已经遥遥领先——这当然是“靠先进制造业当家”的株洲所追求的方向之一。

只是,把“金融翅膀”插在强势制造业上,是不是更讲究技巧?

银行送金融服务到企业 刘芳 摄

困局已成往事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银行与科技企业合作,特别是初创型中小企业,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传统银行眼里,科创企业高技术、高风险、轻资本三大特征,令人望而却步,成本太高。

“刚开始时不敢介入,等到敢介入的时候几个银行又抢破了头。”一位从事科创金融的银行人士向知株侠直言。

直到这些年,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科创成为全国甚至全球关乎命脉的大事,上下逐步形成共识,情况才得以慢慢扭转。

第一拨勇闯“无人区”的,还是长三角。

浙江2019年全面推进“融资畅通工程”,2022年底杭州正式成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杭州科创基金和杭州创新基金两大千亿产业基金,成立不到两年,批复总规模超1850亿元,撬动社会资本约1350亿元。

其中,先行者探索出一系列操作,让人目不暇接。围绕科创企业及产品服务标准制定科创金融标准、“千名金融顾问助万企”,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

“小龙”为什么在杭州,这当然是核心因素之一。

株洲的“小步快跑”也有迹可循。

2022年,杭州成为国字号示范区的同一年,株洲召开了一场政银企战略对接会,13家省级银行与株洲签订了9600亿元的融资合作协议。

政策窗口就此打开。株洲在全省率先启动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工作,将科技属性进行量化,让无形的“知产”变成“资产”;先后出台政金企常态化对接、深化“一行一主链”产融合作、出台《天使基金管理办法》等一批重要政策,为株洲中小企业注入发展“强心剂”。

株洲已有共识

企业对这些变化的感知最直接。不少科创型民营企业家告诉知株侠,“如今,融资难、融资贵已成为一个伪命题,几乎不存在了。”

湖南东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创立,目前年营收超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0%,妥妥的高成长型企业。成立至今,该公司累计获得了邮储银行株洲市分行7000万元的贷款。

“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科创企业的政策倾斜,金融机构也在不断转型、持续创新,比如银行更看中专利价值、人才价值和经营价值。”东立智能总经理魏磊感受到明显的变化,“以‘看技术’‘看未来’量化、重构对科技型企业差异化的授信评审标准。”

这一点也得到不少银行人士的认可。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金融支持科技创新,邮储银行有责任、也有意愿。”邮储银行荷塘支行行长刘洪谦说,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科创企业,银行构建了全链条、全流程、全时段的产品线,其中信用类最高授信额度可达1亿元,就像为企业准备了一把把开启发展大门的“金钥匙”。

人民银行株洲市分行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27.6%、105.3%;全市民营企业贷款新增124.8亿元;普惠小微企业新增贷款80.1亿元。

知株侠认为,对株洲来说,把支持科创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放在心上、落到实处,解决好“小企业”的“大事情”,意味着发力“培育制造名城”更精准,也意味着在当下各大城市都在致力打造制造产业、争夺优势产业资源之际,更快人一步。

怎么做时间与价值的朋友?

株洲拥有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的36个,构建了“3+3+2”现代产业体系,轨道交通与中小航空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势头迅猛。全市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4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300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单位GDP密度居全国首位。

数据直观说明,仅就科技金融而言,厚积的量变已经打好质变的基础。

这种质变,对靠先进制造当家的株洲来说,只能也必须是高能级进化。

“只稍微举一个例子,株洲缺乏‘全周期’服务矩阵,如早期项目筛选机制、投贷联动深度不足等问题亟待破解。”有银行业内投资人士直言。

不少业内人士对知株侠建议,株洲可重构风险评估体系,金融机构可推广“技术流”评价,将专利强度、研发投入、市场潜力纳入授信模型。同时,也可以利用数字化风控赋能,通过大数据匹配技术成果与产业需求,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

此外,银行机构除了创新信贷产品支持,还可以提供财务顾问、上市辅导等综合金融服务,满足科创企业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要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涵盖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担保公司、风险投资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扩大‘耐心资本’规模,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株洲某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对知株侠说,金融体系对科创企业的支持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更需要各部门的协同配合,株洲还要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协同生态,加强政策引导和激励。

知株侠认为,政府应结合当地发展的重点产业,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特别是对“投早投小投科创”项目的倾斜。

科技金融从来不是简单的“输血”,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生态重构;真正的科创金融,不是追逐风口的投机,而是深耕产业的笃定;不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而是雪中送炭的担当。

知株侠相信,当更多金融机构学会“与时间做朋友”,以“技术价值”为锚、“耐心资本”为帆,株洲必将去往更广阔的星辰大海。(记者/刘芳)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