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市州县域

我只在“孵”你

浏阳市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抓手,用最“懂你”的方式“宠你”

2025年03月19日11:23 | 来源:长沙晚报
小字号

颜开云

六个“00后”东北小伙,大学一毕业就跑到浏阳来创业,闯入的还是浏阳人最擅长的领域——烟花产业。

一年多过去了,他们交出了怎样的成绩单?

“我们主推的‘大美中国’系列产品,2024年销售超过1000万元!”作为浏阳市帅帅烟花贸易有限公司创始人,24岁的吴明阳表示,要想在烟花行业干出点名堂来,就必须到“烟花之乡”来闯一闯,“事实证明我们哥几个来浏阳创业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青年兴则城市兴。在“一河诗画,满城烟花”的浏阳,近年来已逐渐形成近悦远来的“强磁场”,越来越多像吴明阳这样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热潮,燃烧热血青春成就人生梦想。

敢于创新

吴明阳家在黑龙江大庆市肇州县,父亲是一名烟花经销商。对他来说,浏阳是一座遥远却亲切的城市。

2023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的吴明阳,与同样刚离开大学校园的几个发小一商量,决定到千里之外的浏阳去创业。

“我们不想单纯做烟花销售,否则只要在老家跟着父辈们经营就可以。”吴明阳表示,帅帅烟花特别注重挖掘烟花的文化属性,通过与浏阳烟花生产企业合作,在包装设计、燃放效果等方面进行创新,目前已自主开发上百款创意产品,其中“京城盛焰”“沪上生花”“冰城雪景”等国潮系列最受欢迎。

浏阳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以其开阔的胸襟激励着更多的青年才俊在这里挥洒汗水、追逐梦想。而传承千年的花炮产业,正成为年轻人创新实践、传承文化的新阵地,在花炮生产、销售、燃放等全产业链莫不如此。

当无人机遇上烟花,如何施展“魔法”?“95后”青年李仕杰在纽约大学留学期间,就开始思考如何以科技为家乡的烟花产业赋能。2022年回国后,他刚进入中洲烟花公司,就着手研发更适配烟花表演的无人机,以便将现代科技与文化元素融入焰火秀。

“让夜经济与低空经济的活力相互加成,在传统烟花行业中寻求科技创新,是我作为新时代‘花炮青年’想续写的故事。”李仕杰介绍,其团队2024年在国内外表演了50多场无人机焰火秀。

烟花还可以创新链接更多消费场景。“90后”青年汤慧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与故宫博物院、中国科技馆合作多年,围绕传统文化的新式呈现,设计开发了多个数字化文创项目。2022年,汤慧琴回到浏阳不久,就创建了“只此烟花”项目,通过AR、VR,展示全息成像和人机互动等技术打造的无烟环保“数字烟花秀”,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通过新模式和新消费赋能传统烟花产业。

该项目在湘赣两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并有望在天空剧院展示应用。同时,汤慧琴还将烟花美学的应用场景具象化,比如烟花服饰秀、城市文创雪糕等。“浏阳是一座千年古县,也是一个网红小城,文创产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她说,设计创新力也是新质生产力,希望能以美学来赋能家乡发展。

勇于创业

青年是最富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在浏阳,除了烟花,从农业、文旅,到蒸菜、非遗,再到前沿科技……勇于创业的大学生活跃在各条赛道上。

临近春分,春光明媚,正是水稻浸种催芽的时节,北盛镇乌龙村种粮大户曹磊正忙着为自己的800亩再生稻抓紧育秧摆盘。

“中国饭碗中国粮,种田也有奔头!”36岁的曹磊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的网络安全专业,2011年毕业后在一家通信公司工作了半年,随即决定回到老家,与农机手父亲一起创办家庭农场。

得益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场先后投入500余万元购买各种先进农机,实现了水稻、油菜生产的全程机械化,并提供从种植、仓储到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曹磊也从当初青涩的大学生,成为拿到高级职称的新型职业农民,年收入突破百万元。

“90后”谢仁杰则在返乡创业过程中,在家门口找到了“诗和远方”。曾在湖南师大学跆拳道的他,做过房产营销,开过设计工作室,并开着“移动咖啡车”走过很多城市。

2023年夏天,谢仁杰和妻子刘琳来到白沙古镇,在大溪河畔开了一家乡村咖啡馆,意外受到追捧。随后,谢仁杰又创立文化公司,采用“农户+村集体+公司”的模式,打造了鲤鱼坝梦幻乐园文旅项目,为村集体和当地村民提供每年10多万元的租金及30%的营业利润提成。

现在,谢仁杰还被长沙市农业农村局聘为“乡村CEO”(乡村运营职业经理人),扛起了深挖当地资源、带动村强民富的重任。

创业是一条充满未知与挑战的道路,需要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同时,它更需要坚持不懈的韧劲,以及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实力。

陈江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他,放弃跨国公司的高薪下海创业,但首战出师未捷。2014年,他回到家乡二次创业,历尽艰辛研发出无火药的智能喷花机,终于一炮而红。

如今,随着陈江波团队研发的数字创意特效产品畅销全球,并广泛应用于奥运会、世界杯等重大赛事,以及迪士尼乐园、旅游景区等消费场所,孝文科技也已成长为中国数字创意特效行业领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善于创造

浏阳河畔,春潮涌动。

这片5007平方公里的红色热土,已成为一批又一批大学生放飞青春的“秀场”、公平竞争的“赛场”、实现自我抱负的“创业场”。

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对大学生创业者来说如此,对一座不断提升“青和力”的城市而言更是如此。

浏阳对青年创业者的“宠爱”,由来已久。

走进浏阳市文化产业园文化创意孵化基地,墙上“我只在‘孵’你”几个大字扑面而来,让人倍感温馨。

“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创立了专门的创业孵化器。”浏阳市文化产业园负责人李丽莎介绍说,在文化产业融入城市发展的“浏阳实践”中,没有一块自持土地的文化产业园,成为产业、创意、人才、服务等多方聚合的创意承载平台和城市发展驱动引擎。

创新创业环境“优”无止境。浏阳市文化产业园坚持文化产业集聚与创业孵化工作有机结合,深度践行全流程创业服务机制,从创意策划、项目招商、创业指导、产品推广、企业融资、品牌推广等全阶段提供系统服务,构建全方位“我只在‘孵’你”产业孵化生态体系,确保初创项目能以最低成本、最低风险、最快速度、最宽容的环境迅速孵化成型。

11年来,浏阳市文化产业园先后获评人社部、科技部认定的“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累计孵化企业450多家,其中大学生创业主体占比超过50%。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解决创新创业“门槛太高”的痛点,文化产业园打造了创意格子铺、大学生众创空间等孵化平台,花火剧团、孝文科技、蒸浏记等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放眼浏阳全市,近年来更是坚持把创业作为就业原动力,深化创业培训、项目扶持、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创业活动等“五创联动”工作机制,多维度帮扶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创业,并启动了长沙市“小荷”青年人才项目和长沙浏阳两级创新创业带动就业项目等扶持政策。

特别是2022年以来,浏阳以长沙入选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聚焦浏阳主城区和金阳新区,把提供发展服务与鼓励成才建功紧密结合,努力打造青年友好、青年有为之城。

今日之浏阳,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也是追梦圆梦的福地。如今,浏阳拥有A股上市企业9家,总数排名湖南省县域首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烟花爆竹、文旅产业、未来产业等10条重点产业链竞相发展、动能澎湃。

青年有动力,城市有活力。在高水平建设“县域经济新典范 共同富裕先行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浏阳篇章的征程中,青年才俊与城市在“双向奔赴”中共同成长。

创业导师说

青春不设限,浏阳等你来“造梦”!几年来我服务浏阳创业项目上百个,这里有专业的创业孵化平台、贴心的导师陪跑服务、全面的项目成长福利,还有基于产业衔接的资源导流体系,在浏阳可以更好实现创业与生活平衡发展。

别等风来,追风去,浏阳会给你的野心一双烟花般璀璨的翅膀!

——团中央特聘中国青年创业导师 盛柯

浏阳早在2014年就开始进行创新创业培育和孵化工作,打造了“智慧浏阳河”文化创意孵化基地等多个平台,建立了特色鲜明的创业服务体系,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生态,培育了一批创业典型,带动了大量人才创业就业。特别是接下来将推出更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创业就业,作为创业导师,我也将与有关部门紧密合作,不遗余力地服务大学生在浏阳实现创业梦想。

——湖南省人社厅创业导师 毛邓

浏阳人骨子里具有“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政府、企业、社会等各个层面,加上浏阳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的当下,相信一定能涌现出更多的创业项目和创新人才,助力浏阳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天使投资人 彭竹玲

(责编:黄卓、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