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市州县域

中非经贸 “雨”你相约丨非洲鱼漂洋过海“游”进长沙

2025年03月29日12:15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以下简称“中非经贸博览会”)就要来啦!本次博览会将于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办,以“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为主题,主会场、主展馆分别设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分展馆设在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湖南高桥大市场)、湘潭中部国际机械园。

当来自坦桑尼亚的800余尾非洲慈鲷鱼在非洲进口观赏鱼隔离渔场示范点(长沙玺悦国际进境观赏鱼隔离检疫场)的隔离池中悠然游弋。这批从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空运至长沙黄花机场的“水中精灵”,在海关“7×24小时预约通关”机制保障下,完成通关手续后,又经过14天隔离检疫后,将“游”入国内水族市场。这是湖南首次进口非洲观赏鱼,也是自贸区雨花区块企业中非贸易创新的又一里程碑。

“活体艺术品”的商业密码:小众赛道的大市场

“萨伊蓝、红龙王、金头虎……这些鱼不仅色彩绚丽,还是水族圈的‘硬通货’。”玺悦国际董事长黄梓楠指着隔离池内的非洲鱼介绍。非洲慈鲷鱼具有绚丽的体色和独特的繁殖习性,因适应力强、易于饲养等特性,在国内水族市场持续走俏。

对于进口商湖南玺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玺悦国际”)而言,这不仅是其继进口肯尼亚鲜花、牛油果之后的又一突破,更印证了其深耕中非贸易的创新基因。

“目前,我们已与湖南、广东等地多家水族馆达成合作,未来还将开启线上平台销售,让这些‘活体艺术品’游进更多家庭。”玺悦国际董事长黄梓楠敏锐地捕捉到商机:非洲观赏鱼不仅是水族爱好者的“心头好”,更是中非文化交流的鲜活载体。市场趋势印证着她的判断——近五年我国水族宠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中饲养门槛低、色彩绚丽的小型观赏鱼尤其受年轻群体青睐。

从鲜花到活鱼:雨花企业的“非洲生意经”

回溯玺悦国际的发展轨迹,这种敏锐的商业嗅觉早有端倪。玺悦国际的非洲贸易版图远不止观赏鱼。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重点培育的中非贸易标杆企业,其发展轨迹充满“破界”基因:

2023年:首创“非洲直采鲜花”模式,其旗下的“玺悦鲜花”品牌是雨花区块成功孵化的首家非洲鲜花品牌,将肯尼亚玫瑰通过冷链直达长沙;

2024年:4月,首家品牌体验店在长沙五一商圈亮相,将东非高原的玫瑰花香首次带入中部消费市场。同年7月,通过长沙黄花综保区“国际分拨+转口贸易”模式,成功将400枝肯尼亚玫瑰销往乌兹别克斯坦,创下中国鲜切花转口贸易新纪录;

2025年:布局牛油果、咖啡等农产品,构建“非洲基地+长沙枢纽+全球分销”供应链。

目前,玺悦国际与肯尼亚7家农场深度合作,月均销售鲜花10万枝,覆盖国内14座城市。

政策赋能:30分钟清关背后的“自贸速度”

“活体贸易的核心是‘快’。”黄梓楠坦言,在湖南自贸试验区政策加持下,长沙海关为鲜花开辟“绿色通道”,最快30分钟可完成清关。这种高效经验如今被复刻到观赏鱼贸易领域。

站在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布满实时数据的监控屏前,黄梓楠展望:“我们将继续依托自贸区的发展战略,以长沙为国际贸易中枢,完善公司业务生态,为自贸区发展贡献力量。”

从东非三湖的碧波到中国市场的水族箱,从东非高原的玫瑰到中亚市场的花束,玺悦国际以持续突破诠释着中非经贸的生命力。正如隔离池中自在游动的慈鲷鱼,每一次鳞光的闪烁都在诉说跨越山海的贸易故事,而黄梓楠的愿景则赋予这些商业行为更深层的意义:“每条非洲鱼都是文化使者,每笔贸易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陈静、周娉婷)

(责编:罗帅、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