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市州县域

菊寄相思 湖南南县解锁“绿色祭祀”新范式

2025年03月31日10:38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村民在亲人坟前栽种菊花祭祀。任杰 摄
村民在亲人坟前栽种菊花祭祀。任杰 摄

清明节前夕,湖南南县乌嘴乡又东村村民们一改传统焚烧纸钱的习俗,纷纷在亲人的墓前栽种菊花,以清新雅致的方式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为传统节日增添了一抹绿色生机。

3月26日,在又东村散坟历史埋葬点,村民们手持村委会免费发放的菊花苗,在亲人墓前细心栽种。村民曹立华一边为父母坟前的菊花培土浇水,一边讲述着这个暖心变化背后的故事。

今年63岁的曹立华是土生土长的又东村人,从小在父母“勤俭持家”的家风熏陶下成长。年轻时,他怀揣报国之志参军入伍,退伍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中坚力量。去年,面对双亲相继离世,这位老党员的儿子主动响应村委号召,带头践行生态安葬理念,将父母遗骸火化合葬于村内义子山中。这一举动不仅实现了父母“落叶归根、从简办丧”的遗愿,更让曹立华成为了村里移风易俗的“排头兵”。

“群众自愿”是“绿色殡改”成功落地的关键所在,更是乡村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推进的根本保障。该村通过树立新时代殡葬理念,以建设美丽屋场、创建美丽乡村为契机打造出了散坟整治试点的“又东”模式。今年,该村还通过整合红白理事会资源力量,村内联合乡农业站技术专家,定期指导菊花养护技术。这些承载着思念的菊花,在完成祭祀使命后,将被移栽到村里的公共绿地,实现“二次绽放”。从烟火缭绕到花香满园,从杂乱无章到整洁有序,又东村的这场变革,既是对传统的创新传承,更是对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生动诠释。

近年来,湖南南县立足洞庭湖区人多地少的实际,通过实施改旧貌去存量、树新风防变量、破陋习控增量“三量”改革,推广“三能三变”的散坟整治模式,全面推进节地、生态、文明、惠民的绿色殡葬改革,实现了遗体火化率、公墓覆盖率、城区集中治丧率100%。为确保治理生态化、祭祀文明化、殡葬简约化的“三化”成效,南县创新打造“南事文明办”乡风文明建设品牌,通过面对面宣传、问卷回访调查等多样方式让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助推“身后事文明办”向纵深发展。这一创新实践不仅让“绿色殡葬”南县模式获省政府真抓实干典型经验推介,更使南县成功获评全国殡葬领域跨部门综合监管试点地区和全国殡葬改革先进集体,打造了具有示范意义的乡风文明建设“南县样板”。(任杰 刘馨予)

村民在亲人坟前栽种菊花祭祀。任杰  摄
村民在亲人坟前栽种菊花祭祀。任杰 摄
村民在亲人坟前栽种菊花祭祀。任杰摄
村民在亲人坟前栽种菊花祭祀。任杰摄
(责编:唐李晗、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