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湖南娄底分行:打造“信用+”新模式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湖南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是一个拥有3636平方公里、150多万人口的革命老区县,2020年正式脱贫摘帽。脱贫摘帽后的新化县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2024年新化县GDP同比增长5.2%,但仍面临人口基数大、脱贫人口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等现实情况。
围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行湖南娄底分行勇担服务“三农”使命任务,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打造“信用+治理+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模式,通过创建信用示范村、创新金融产品、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打造信用示范镇,金融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截至2024年末,该行农户信息移动建档总量达5.6万户,农户贷款较年初净增11.3亿元,同比多增1.57亿元;“富民贷”净增2.59亿元,脱贫县贷款较年初净增13.6亿元、增速11%。
抓实党建促振兴,信用赋能激发乡村治理新动能
琅塘镇位于新化县西北部,是当地电陶和特陶产业中心、人口大镇、经济强镇,也是当地重要的交通枢纽。近年来,当地不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群众自治制度,推出“琅塘星”基层治理新模式——在党组织的引领下,各村(社区)成立“琅塘星”志愿服务队,广泛发动群众化身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和群众幸福感。
围绕琅塘镇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效能提升、乡村全面振兴,该行将金融产品融入“琅塘星”治理体系,联合琅塘镇创新推出“党建+信用+治理”三位一体模式,聘请27名村支书担任“金融村官”,以整村推进方式构建“信用评级+信贷支持”联动机制。通过“琅塘星”积分制管理,将志愿服务与金融礼遇挂钩,以“礼遇+荣誉+待遇”激发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信用生态,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截至2024年末,该行通过“党建+信用+治理”三位一体模式为琅塘镇投放农户贷款9200余万元,评定并授牌4个信用村,建设一村两站惠农服务点32个。
强化创新促发展,金融活水破解乡村发展“老”难题
“有了这个证,我可以引入更多‘金融活水’,带领社区居民大干一番,大力发展生产经营,将社区建设得更好。”作为首批“金融村官”,新化县琅塘镇苏新社区党总支书记周松玉异常激动,“以往苦于没有资金来源,很难从银行借到款。现在银行来到了村里,为我们颁发了证书,以后想要资金支持就方便多了。”
针对乡村产业发展需求,该行通过把“琅塘星”志愿者积分与贷款挂钩,因地制宜创新推出“琅塘星积分贷”金融产品,将信贷服务与基层治理积分深度融合,精准支持“琅塘星志愿者”群体发展生产、带动就业、增加收入,助力琅塘镇形成特色农业、文旅融合等多元产业格局,走出“党建引领、干群共治、产业兴镇”的振兴新路。据悉,该产品主要面向由琅塘镇政府认定的“琅塘星”志愿者发放,具有纯信用、自动审查审批、线上自助用款、灵活还款等特点,较好地满足了“琅塘星”志愿者群体金融需求。截至日前,该行以“整村授信+信用村创建”模式,累计为琅塘镇6000余户农户建立信贷档案,行政村覆盖率100%,为琅塘镇1.2万名志愿者提供精准授信支持,融资规模近亿元。
双向奔赴促融合,银政携手塑造乡村振兴新生态
2024年8月,农行湖南娄底分行新化支行与新化县琅塘镇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政银携手共同打造信用示范村和信用示范镇,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当日,该行同琅塘镇人民政府共同为琅塘镇27名村支部书记(社区党总支书记)颁发“金融村官”聘书,将金融服务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机结合,让“村官”在抓好基层治理的同时,借助金融力量,更好发展乡村产业和农村新兴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以琅塘镇为试点,该行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服务联动”机制,推动“党建+金融”深度赋能乡村振兴。依托“琅塘星”治理体系,琅塘镇构建德治、法治、智治、自治“四治融合”新生态,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
“后续,我们将持续深化银政合作,积极探索信用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让金融村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更好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农行湖南娄底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悉,该行将总结推广好银政合作好做法、好模式、好经验,不断加强银政合作力度,深化银政合作内涵,银政携手塑造乡村振兴新生态,双向奔赴共同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孙雄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