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合科技加快构建“天空地海”监测体系 持续研发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人民网长沙5月13日电 (记者林洛頫)“力合科技将始终坚持创新加服务的发展战略,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发掘、引导客户需求,在保持技术领先和市场拓展的同时,推动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5月12日,力合科技董事长邹雄伟在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说道。
2024年年报显示,力合科技实现营业总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15.01%;归属净利润为0.40亿元,同比下降15.56%;扣非净利润为2117.96万元,同比下降21.46%,因公司持续加大研发、营销体系建设及新场景示范推广的投入,导致企业净利润有所下降。
随着“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真、准、全、快、新”等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正推动环境监测仪器装备加速向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型,带动智能化监测产品及多元化监测服务产业的发展,支撑环境监测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跨越提升,提高国家-省-地市跨级跨部门监测数据共享交换能力。
而力合科技作为国内较早从事环境监测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具备环境监测核心仪器的开发与制造、环境监测系统自动化控制与集成、环境监测管理软件开发能力,并提供环境监测系统运营服务和第三方检测服务,企业生产的产品及服务结构,可满足客户对环境监测系统和服务的多样化、系统化需求。
“我们坚持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贴近市场,发掘、引导客户需求,继续保持技术创新领先势头。2024年在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仪器设备国产化、拓展产品应用场景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邹雄伟介绍,力合科技在水质、大气监测产品研发上不断突破,科研平台建设已处在行业前列。
其中,力合科技研发的层流流量计(手持式)、光谱仪、菌落总数分析仪、全自动病毒富集仪、藻类图像智能分析仪、海洋浮标监测系统、系列水质采样器等仪器,产品结构丰富多样,在供水、厂网河、水生态、海洋领域逐步打造成体系的产品。
年报显示,力合科技2024年研发费用9343万元。截至 2024 年底,公司拥有有效知识产权共318项,其中发明118项、实用新型92项、外观设计24项;拥有软件著作权84项。参与制定了60余项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
研发的不断投入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力合科技自主研发的AlgaeAI-L1000藻类图像智能分析仪、便携式重金属全自动分析仪等产品在市场上获得广泛应用。此外,公司还积极拓展大气监测、智慧实验室、污染源、疾控、海洋等增量市场,并在大气市场取得突破性进展。
面向未来,邹雄伟对记者表示:力合科技将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加快推广构建“天空地海”监测体系,推动“水、气、声、生态”监测业务协同发展;提升软件服务能力、充分挖掘环境大数据价值;拓展智慧实验室、工业过程自动化检测、城市生命线智能监测、污水信息学大检测服务及科学仪器开发等业务领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