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隆回:巡单位带村 为30亩良田“解渴”

清风徐来,绿意盎然。站在湖南隆回县司门前镇风云亭村的广袤田垄间,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农耕画卷正徐徐展开。汩汩清泉顺着修复一新的水渠蜿蜒流淌,滋润着片片沃土,也润泽着村民们的心田。
“感谢巡察组,这下好了,水渠畅通了,今年肯定有个好收成!”5月9日,望着清澈山泉水畅快流入自家水田,风云亭村1组村民肖才桂面对回访的隆回县委第一巡察组成员,脸上洋溢着难掩的喜悦。谁能想到,一个多月前,这位老农还在为无水浇田而满面愁容。
原来,当地灌溉水渠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因年久失修、水毁严重,村民们无奈用剖开的竹子临时连通破损处引水灌田。但竹子管径不均,或被枯枝堵塞,或因水流冲击移位,每逢雨季更是状况百出,导致大片水田因缺水影响耕作。那段日子,肖才桂常往山里跑,有时甚至深夜打着手电筒上山,只为查看通水情况。
转机出现在2025年3月,隆回县委第一巡察组进驻县应急管理局,并对该局乡村振兴驻点帮扶村司门前镇风云亭村同步开展对村巡察。巡察组成员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部分村民强烈反映“水渠经常断流,水田快变旱土了”。经实地走访核实后,县委第一巡察组向县应急管理局反馈了“风云亭村1组灌溉水渠多处破损垮塌,30余亩农田用水断流”问题,要求该局和相关部门主动作为,保障春耕生产,提升防汛抗旱能力。
该县应急管理局迅速响应,筹集建设资金,司门前镇和风云亭村立即施工,在短时间内完成水渠修复。该局驻风云亭村“第一书记”李志坚介绍:“我们修复水渠90余米,铺设80余米120口径管道,顺利解决了32亩农田的用水难题。”
“对村巡察,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隆回县委巡察办负责人话语坚定。今年以来,隆回县开展“巡单位带村”工作,已对9个单位联点的9个乡村振兴村进行巡察,共交办立行立改问题42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8个。(戴清霞、郭胜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