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供水战线十七载的“管道医生”——记2025年湖南省劳动模范陆群

“收到报修,立即出发!”5月12日正午,绥宁县工业路联纸厂路段地表温度逼近40℃,DN200供水管道接口因热胀冷缩突然拉裂,清泉般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刚放下饭盒的陆群抓起安全帽冲向抢险车。
作为县自来水公司管网股股长,这位新晋“湖南省劳动模范”又一次在高温“烤”验中冲在了最前线。他一边通知客服中心发布停水通知,一边带领队员携带热熔机、抢修节等设备抵达现场,不顾汗水浸透工装,率先跳入作业坑排查漏点,3个小时连续作业后,管道修复完毕,沿线居民家中的水龙头重新流出清凉自来水,而他的蓝色工装上早已结出盐霜。
淬火成钢,从转业军人到技术尖兵
在绥宁的大街小巷,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身着蓝色工装,手持测漏仪,穿梭于城市管网之间。他就是绥宁县自来水公司管网股的陆群,一位用17年青春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的共产党员,2025年新晋“湖南省劳动模范”。
2008年,陆群脱下军装,转业到绥宁县自来水公司。面对陌生的管道安装维修领域,他以军人特有的坚韧从头学起。“刚接触这行时,连阀门型号都认不全。”陆群回忆道。但他白天跟着老师傅在工地实操,晚上抱着专业书籍啃到深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管道走向、维修技巧和应急方案。
2017年,邵阳市供水行业青年职业技能比武大赛上,陆群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艺,在管道安装项目中一举夺魁,斩获“邵阳市技术能手”称号。评委惊叹:“他的操作就像精密仪器,误差不超过毫米。”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从一名学徒成长为管网维修的“领头雁”。
守护管网,17年铸就“城市血脉”
作为管网股股长,陆群深知供水管网是城市的“生命线”。他带领团队累计安装管道6.5万余米,完成维修抢险1.25万处,平均每天处理2次突发故障,开展管网巡查测漏570余次,将年漏损率从20%压降至8%以内,每年为公司节约水资源数百万立方米。
2019年寒冬,绿洲大道DN200主管突发爆管。陆群赶到现场时,阀门井积水已达半米深。为争取抢修时间,他二话不说跳进冰冷的水中,俯身关闭总阀。当他浑身湿透地爬上来时,嘴唇已冻得发紫,却顾不上换衣服,立即投入管道抢修。“那一刻,我只想着早点恢复供水,让居民用上热水。”
攻坚克难题,老旧小区改造的“绣花功夫”
2020年起,陆群牵头实施36个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面对施工空间狭窄、管线错综复杂的难题,他创新采用“分段施工+错峰供水”模式,既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又提高施工效率。在林海路改造中,他连续10天驻守工地,协调解决技术难题,最终提前3天完成任务,保障了市政道路如期通车。
在改造过程中,他始终把居民需求放在首位。一次施工时,一位老人家中水龙头突然失灵,陆群得知后立即放下手中工作,赶到老人家中更换配件。“陆股长就像我们的‘水管医生’,随叫随到。”居民们纷纷点赞。
科技赋能,管网治理的“智慧升级”
2024年,公司引进管道冲洗设备,陆群主动请缨制定冲洗方案。他带领团队耗时一个月,摸清城区120公里供水管网的“家底”,绘制出详细的阀门分布图。采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对管网进行分段分时冲洗,清除管道内壁沉积物,水质浊度下降40%,二次污染风险大幅降低。
“以前靠人工巡查,现在有了智能设备,效率提升了3倍。”陆群介绍,他还推动建立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漏水点精准定位,抢修响应时间缩短至30分钟内。这些举措让绥宁的供水保障能力跃居邵阳市前列。
初心如磐,共产党员的“硬核担当”
作为一名老党员,陆群始终以“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为准则。他随身携带的工作包里,常年备着扳手、生料带等工具,遇到居民求助随时“接单”。同事们都说:“跟着陆股长干,再难的活都有干劲。”在他的带领下,管网股连续5年被评为“先进集体”,2020年更荣获“湖南省供水行业先进集体”称号。
面对荣誉,陆群始终保持谦逊:“我只是做了一名供水人该做的事。”2025年获评省劳模后,他在获奖感言中表示:“这份荣誉属于全体供水人。未来,我将继续以匠心守护初心,让绥宁的每一滴水都清澈甘甜。”
从转业军人到技术骨干,从“管道新兵”到行业标杆,陆群用17年的坚守诠释了新时代劳动者的风采。他是城市供水的“守护者”,更是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最美奋斗者”。正如他常说的:“管网连着千万家,用心守护才能让城市更有温度。”(黄开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