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展品到生态,从本土到全球——长沙以一场展会丈量世界制造业坐标

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直冲云霄。人民网记者 林洛頫摄
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直冲云霄、纯电无人概念挖掘机伸臂灵活操控、高米段X平台实现精准停靠……5月15日-18日,走进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以下简称“长沙展”)30万平方米的展区,1806家国内外参展企业带来的2万余件(套)展品让人应接不暇。
13个室内馆、4个室外展区,展出了包括工程机械、应急装备、矿山装备、农用机械、运输装备五大板块的工程机械领域最新产品与技术,现场国内外专业买家与观众围绕各类展品与工作人员展开深入交流,详细咨询不同产品的性能参数、应用场景及适配方案。
从机械臂精准挥动到无人化操作系统惊艳亮相,从5G远程遥控到AI赋能施工方案,从智能化“黑灯工厂”到绿色产业制造,本届长沙展不仅是一场“钢铁猛兽”的实力秀场,更是一扇观察“湖南智造”如何“链”动全球、挺进高端制造新时代的窗口。
三一展示的纯电无人概念挖掘机。人民网记者 林洛頫摄
“五化升级”锚定世界级标准
2023年下半年开始,展会宣传片展示、商务洽谈、采购商代表团签约等系列推介便在全球紧锣密鼓的进行。2年不到时间里,10场国际推介会从欧洲到东南亚,从北美到非洲,让第四届长沙展为全球产业互鉴互动打开了新窗口。
现场,电动工程起重机械、土方机械、高空作业平台、液压系统及配套件等各个展台前,围了不少来自全球的国际买家,大家用英语、俄语、阿拉伯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外语,通过翻译人员与展商企业进行面对面的无障碍沟通。
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陈霖表示:“公司已连续四届参展,感觉展会规模不断增大,行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借助参展的契机公司能够与国内外客户进行交流,依靠调研来精准挖掘客户的核心需求。”
统计显示,本届长沙展上共有来自全球55个国家和五个国际组织的驻华机构和采购商参与,国际买家超过5000人次;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中,有35家企业参展参会,国际化的现状充分展现出中国工程机械“走出去”的势能。
“中国工程机械性价比高、绿色环保耐用,智能化程度也不低。”埃塞俄比亚的采购商代表哈嘎在展厅内逐个展台参观交流,他的采购目标涵盖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生产的农业机械、矿山机械、挖掘机、起重机,此次前来长沙展就是想与中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三一展厅内的纯电无人概念挖掘机和混动250吨全新起重机吸引了哈嘎的目光,他在观看完设备的现场操作演示后,详细了解了企业其他电动化产品和新能源设备,并准备后期与三一集团进行商谈合作。
展会绿色搭建率达80%,展出的重型机械绿色化比例达75%;加上数字化展厅、智能施工模拟、VR/AR体验等加持,实现展会线上线下无缝互动;首发新品、最新成果达1500余项,无不彰显行业技术引领力,进一步巩固了长沙展“亚洲最大工程机械展”的地位。
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组委会执行负责人张飚表示:“作为国际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盛会,长沙展正通过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绿色化、数字化的‘五化升级’路径,全面对标世界级展会标准,加速构建全球产业链高地,推动制造强国战略落地。”
国外工程机械企业曼尼通携带设备首次参展。人民网记者 林洛頫摄
“新增板块+全球对接”精准发力
展会现场人流如织、热度涌动。本届长沙展新增“全球合作”板块,配套设立国际合作馆、中非合作专区、RCEP产业链对接区等重点展示区;同时,首次设置矿业装备、应急救援装备、运输装备三大战略新板块。
这三大战略板块并非简单的“加法”,而是围绕国际市场需求变化作出的前瞻布局。板块内的海底钻探、无人应急装备、智慧矿山等设备不但填补了国内工程机械细分展示空白,并能精准发力海外市场,激活全球合作新空间。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升级加快、极端天气频发、跨境物流能力扩展,矿业开发、应急管理与现代运输成为设备出口的新增长点。“长沙展顺势而为将相关领域独立成展,既是产业链条的延伸,也是‘出海地图’的扩容。”张飚介绍道。
在矿业装备板块,五新隧装带来一款智能掘进钻车,现场通过屏幕演示遥控和远程操作,吸引来自南美、东南亚、非洲多国采购商围观。印度尼西亚的采购商杰森表示:东南亚多个矿区正推进数字化管理,这款设备不仅能降本增效,更符合我们对绿色低碳的要求。
新增板块精准匹配海外市场实际需求,成为企业拓展新航道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展会持续推进国际化展陈方式,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家行业组织建立联络机制,包括越南、印度、俄罗斯等多国专业买家团组到场洽谈。
“中国制造在东南亚有口皆碑,这次展会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产品性能的提升,更有完整的服务解决方案。”马来西亚吊秤车同业公会主席雷志方说,“这将大幅提升工程进度效率,帮助我们的国家实现基础设施升级。”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此次展出全新多合一控制器、剪叉驱控一体机等新产品,并重点展示了其在工程机械各细分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汇川技术工程机械行业总裁陶劲介绍:“我们通过技术创新帮助客户解决电动化进程中的痛点,企业不只是卖设备,更是输出整套解决方案、服务模式、品牌价值。”
从战略板块拓展到海外对接体系搭建,从精准展示到制度协同支持,长沙这场工程机械盛会正为全球合作注入更多“长沙变量”。未来长沙还将持续放大开放优势,在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版图中写下更醒目的“中国坐标”。
全电动化工程机械产品。人民网记者 林洛頫摄
“三融共进”驱动产业深融合
展会不仅是展示产品的平台,更是产业融合的试验场。在本届长沙展上,“展产融合、展科融合、展城融合”三线并进的格局全面铺展,共同构筑起一个协同共振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工程机械行业从“产品展览”迈向“场景构建”“生态共建”。
以展带产,正成为长沙这座工程机械之都最鲜明的办展理念。展馆内外一体联动,形成“基础建设-资源开采-灾害应对-物流运输”的闭环生态展示,实现工程机械全产业链场景覆盖,通过室内展陈、室外施工演示同步推进,让“展”与“产”之间的界限逐渐消融。
三一、中联、星邦智能等湖南本土工程机械企业将展台延伸至厂区,邀请采购商实地参观生产线,打通从展示到洽谈、再到下单的完整链路。星邦智能总经理许红霞表示:这种深度的“展产嵌合”,使企业不再只是展会上“亮肌肉”,而是真正在展会中收获客户与订单。
展会期间,组委会组织的50余场供需对接活动也显著提高了资源转化效率,围绕高端液压、电控系统、智能施工等关键环节,现场不断有客商达成项目意向成交,涵盖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配套、租赁服务平台建设等多个方向。
展会不仅是产品博览的平台,更是科技力量释放的场域。长沙展的4天时间里将举行160多场前沿学术报告、10位两院院士及200多位专家学者共话行业未来,探讨前沿技术与发展趋势,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在中国工程机械领域实现落地升级。
“中国工程机械的技术比拼正从‘看谁更大’转向‘看谁更强’,从‘比肌肉’迈向‘拼大脑’。”展会现场来自德国的一位专业卖家在参观完工程机械设备后表示,工程机械产业链在长沙正实现深度融合发展。
而展城融合是这座城市对展会理念的又一次升维。“展会+城市”融合发展模式正在长沙加快落地。夜幕降临,展会热度从白天延续至夜晚。黄兴路步行街、五一广场、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等打卡点人流如织,湘江两岸的灯光秀让展商客商眼前一亮。
长沙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长沙打造工程机械行业的‘机主嘉年华’,让来自全球的客人顺利走入长沙街巷、体验本地生活,让美食、文旅、消费形成联动,有望释放超2亿元文旅消费潜力。”
(实习生谢淼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