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市“无扰督查”破解基层“迎检之困”

近日,湖南湘潭湘乡市泉塘镇湖山村党总支书记彭博表示,如今督检考负担“减下去”,基层干事活力“提上来”。村干部轻装上阵,带领群众发展鱼苗繁育养殖、稻虾种养等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活力越来越足。
暗访督查不打招呼、检查事项扫码验证、整改落实形成闭环……湖南湘潭市严格落实“无扰督查”“五防十五不”要求,为基层干部卸下“迎检包袱”,蹚出“减负不减责、松绑不松懈”的新路子。
全过程无扰——
督查检查以暗访形式开展成为常态
湘潭市革新督查方式,推动从“明查迎检”到“暗访解题”,实现“无扰督查”释放基层精力与活力。除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督查等事项通过明查进行外,其余事项一律不搞“大阵仗”明查,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以小分队暗访暗查方式看现场、察实情,发现问题直接通过“无扰督查”系统点对点派单,基层报表报数报材料压减70%。依托政务数据平台,对环保监测、交通卡口等多领域数据实时抓取分析,显著降低了现场检查频次。
湘乡市将秸秆禁烧督查与农业污染治理合并为“综合巡查”,无人机巡航发现的问题实时推送乡镇,连续30天无火点的乡镇自动进入“免检期”。乡镇干部反映,“过去迎检要准备汇报材料、安排路线点位,现在80%以上问题通过‘非接触式监管’线上交办,我们专注整改就行。”
全链条闭环——
督查落实从结果导向向效果导向转变
湘潭县易俗河大市场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老旧市场,曾因消防设施缺失、门店住宅混杂、车辆占道堵塞等问题隐患重重。
面对顽疾,湘潭市、县两级打出整治“组合拳”:建设微型消防站,按“商户双配、住户单配”标准配备灭火器,全面拆除违章建筑,建成固定停车场、集中仓储点……
为确保整改实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市委督查室“四不两直”暗访20余次,建立问题清单,跟踪督办,对账销号。
“老市场不仅焕然一新,而且正在焕发新机。整改还没完工,就有3家停业多年的店铺重新开张,空置商铺咨询量翻了一番。”社区书记介绍。商户和住户们纷纷通过短视频、朋友圈分享市场的崭新面貌,“以前楼道杂物堆积、电线乱拉,现在消防标识清晰、通道宽敞,每家每户都配发了灭火器,心里踏实多了!”
据悉,湘潭市建立“两个体系一个闭环”工作机制,即职能部门和属地政府抓落地执行、督查部门抓督查督办,推动执行体系、督查体系并行不悖、形成合力,实现抓落实闭环,确保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全口径管理——
建立健全“无扰督查”常态长效机制
全市以清单导航,以系统发力,实现“清单管住任性”到“数据穿透堵点、长效治理增效”跃升。湘潭市全面探索督查检查全口径管理,建立“市直部门督查事项联审机制”,结合开展走找想促“三听三问”活动,市委督查室正在组织对全市市直部门职能范围内的督查检查事项进行全面起底和清理核查,加快制定《市直部门职责范围内督查检查事项清单》。该清单正式出台后,将实现市级层面清单之外无督查检查事项,并对所有督查检查事项逐一明确类型、范围、流程、方式等,做到凡督查检查必备案许可、必赋码授权、必扫码验证、必无扰实施,让督查检查“有章可循”。市交通局的同志坦言:“过去督查像‘打乱仗’,哪些该查、哪些不该查,不太清楚,导致基层疲于应付重复检查。有了这个清单,哪些可以查、怎么查,一目了然,真正构建了规范督查检查的长效机制。”(陈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