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 文旅

一站式了解中考招生!长沙市中考咨询会7月3日举行

2025年07月04日09:31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这个新校区的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怎么样啊?”“孩子这个成绩读民办有学杂费减免吗?”……为助力考生家庭科学规划升学路径,由长沙晚报社主办、长沙市教育局协办的2025年长沙市中考招生现场咨询会,7月3日在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正式举行,现场汇聚全市百余所公办高中、民办高中、中职学校,共吸引5万余名中考生及家长“一站式”获取各校招生政策解读与学校咨询服务。

今年是该品牌公益惠民活动连续成功举办的第18届。自2008年长沙市教育局与长沙晚报社联合推出该活动以来,中考咨询会始终秉持公益属性,巩固阳光招生改革成果,保障升学环境公平公正。

中考咨询会现场人潮涌动。谌与为摄

百校齐聚:新校区亮点与政策解读成焦点

红星国际会展中心内共设置140余个展位。将于今年秋季全新启航的长沙市一中科学城校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泽湖校区、雅礼中学光达校区这几所三大新校区备受关注。新校区与本部实行 “一校两址” 办学模式,现场各新校区负责人以媒体专访形式向广大家长、学生介绍了师资配置、课程体系及首届招生计划等内容。

长沙市教育局专区展位重点解读今年调整的录取批次、录取规则等。“我们特别设置了校长专访区和政策宣讲区,确保考生家庭能获取权威信息。” 主办方介绍,现场还配备了休息区、就餐区及长沙市中心医院医疗保障点,全方位提升咨询体验。

双线服务:线下与线上展示同步发力

有序入场的人群。谌与为摄

为了给学生和家长有更舒适的观展体验,今年现场咨询会严格实行线上预约分时段进场制度。

值得关注的是,6月30日启动的 “2025 年长沙市中考招生网上展示会”已同步开启“云服务”模式。家长可免费浏览 100 余所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课程等信息,该线上平台将持续至招录结束,实现 “让数据多跑路,让家长少跑腿”。

“根据小孩的成绩,之前我们就在线上了解过几个学校的大致情况了。今天的咨询会上我们又了解到了更多细节和报考方面的信息,心里更有底了!”家长张女士满脸笑意地说。

摊位前,招生老师耐心为家长答疑。谌与为摄

长沙656分以上2883人,指标生已划出最低控制线

长沙市教育局今日发布长沙市城区2025年中考成绩总分2分段统计表,今年共有2883人考分在656分以上,不含预录指标生的656分以上的考生共1192人。

长沙市教育局中招办根据“指标到校、择优录取”的原则,确定指标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分别划定为:长沙市一中(含清水塘校区、科学城校区)、湖南师大附中(含桃子湖校区、大泽湖校区)、长郡中学、雅礼中学(含东塘校区、光达校区)630分,明德中学、周南中学、长沙市实验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南雅中学619分,其他优质普通高中583分。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由于网上填报志愿在指标生录取之前,已经填报指标生志愿的考生仍需在网上进行志愿填报。凡录取为指标生的考生,网上所填志愿无效。

各初中学校根据对应优质普通高中的指标数、综合素质评价等第入围条件、学生填报志愿情况,参照《指标生提前录取排序册》确定指标生预录人选。值得注意的是,“指标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非就是录取线,它仅仅是一条入围线。每个学校的指标生最终录取分数线可能不同。但是,凡已填报指标生志愿、并达到对应优质高中指标生录取条件的学生,一律不能放弃指标生录取。未能作为指标生录取的学生,才能参与划线生录取。

志愿填报指南:指标生与填报细节详解

“指标生” 作为长沙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政策,今年共有11763个计划分配至城区初中。市教育局中招办特别提醒:指标生最低控制线仅为入围门槛,最终录取线因校而异,可能高于或等于控制线。以长沙市一中科学城校区359个指标生计划为例,各初中需根据学生志愿、综合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等第依次择优,校内竞争规则为:综合素质评价入围→比较中考综合成绩→同分则比综合素质等第→再比语数英三科总分→依次比较单科成绩。

指标生录取优先于划线生,已被录取者不得参与其他批次录取;未录取者可继续参与划线生招录。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凡填报指标生志愿并达录取条件的学生,不得放弃录取资格。今年指标生录取名单将于7月10日在市教育局官网公示,高中未完成的指标生计划将自动转入划线计划。

针对往年常见问题,教育局强调志愿填报需遵循 “考生自主决策” 原则,严禁班主任或教师代填,杜绝学校违规预录承诺。考生需妥善保管准考证上的原始密码(遗失可至市教育局补发),建议自行修改并抄录保存。系统操作需注意:

每批次填报后务必点击 “保存”,全部完成后点击 “退出” 并关闭窗口;避免同一账户异地同时登录,多人共用电脑时需彻底关闭前一考生页面,防止志愿被覆盖;规定时间内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为最终志愿,未填报者视为自动放弃。

特别提醒:尽管指标生录取在志愿填报后进行,仍建议考生正常完成网上志愿填报。一旦被指标生录取,网上志愿自动失效;未录取者则按网上志愿参与后续招录。(谌与为)

(责编:向宇、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