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 金融

湘乡农商银行:织密“防非”宣传网 筑牢金融安全墙

2025年07月07日14:34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能力,守护百姓“钱袋子”,近日,湘乡农商银行以“守住钱袋子· 护好幸福家”为主题,在全辖范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协同、精准靶向宣教、政银联动共治等举措,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安全宣传格局,将金融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双线融合:打造立体宣传矩阵

湘乡农商银行充分发挥渠道优势,整合线上线下资源,致力于让防范非法金融知识触手可及、广泛传播,实现宣传的全面覆盖。

在线下,各营业网点成为核心宣传阵地。全辖支行借助LED屏滚动播放“警惕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守住养老钱,幸福享晚年”等醒目警示标语,厅堂展架整齐陈列《防范非法集资手册》等宣传资料,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金薮支行创新开设“防非微课堂”,大堂经理利用客户业务办理间隙,结合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拆解电信诈骗、虚拟货币骗局的惯用套路,并现场演示“不明链接不点击、陌生转账不轻信”等实用防骗技能。栗山支行推行“会计+柜员”双岗宣传模式,在业务办理流程中巧妙嵌入风险提示,使营业大厅成为常态化金融安全教育的前沿阵地。

在线上,该行依托新媒体平台拓展宣传广度。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聊,大量转发防非短视频、漫画图解等生动有趣的内容,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便捷学习防非知识。由此,形成了“线下阵地扎根、线上传播扩散”的立体式宣传网络,让防范非法金融知识无处不在。

精准聚焦:靶向重点人群宣教

针对老年群体、农村居民、商户企业等易受非法金融活动侵害的重点人群,湘乡农商银行各支行组建“福祥志愿者”宣传小分队,积极开展“七进”宣传活动,确保防非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栗山支行将目光聚焦于老年群体与留守人员,开展“一对一”入户宣讲。重点揭露养老诈骗、保健品投资等常见骗局,通过“送鸡蛋、送牛奶”等小恩小惠的典型案例,剖析背后“先予后取”的诈骗本质,帮助老年群体提高警惕。虞塘支行深入商业街,向商户逐户讲解非法集资、电信诈骗中“高收益低风险”的话术陷阱,反复叮嘱商户面对投资理财产品要“多咨询、多商量、多查证”,避免落入诈骗圈套。金薮支行结合“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为企业主系统讲解反洗钱、防范非法集资等知识,同时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收集融资需求,实现金融知识普及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双重赋能。

政银联动:构建协同共治格局

湘乡农商银行积极与地方政府、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联动,将防非宣传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构建起“政府引导、银行主力、群众参与”的协同共治格局。

总行机关与营业部携手湘乡市政府办公室、市公安局,在人流密集的云门寺商圈设立“联合宣传站”。通过布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现场答疑解惑等方式,向过往群众普及防范非法集资知识。金薮支行联合当地政府开展“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在赶集日设立宣传台,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土话还原诈骗场景,解析非法金融活动“画饼 - 造势 - 跑路”的三步作案套路,并现场指导400余名村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栗山支行依托“一村一座谈”机制,与村干部共同组织村民学习防非知识,以村民熟悉的“身边事”为例,讲解“熟人推荐高收益项目”“网络刷单返利”等骗局的危害,让防非宣传既贴合实际又富有成效。通过政银协同合作,不仅扩大了宣传覆盖面,更将金融安全防线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让群众在遇到可疑情况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共同筑牢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坚固“防火墙”。

据统计,本次防范非法金融宣传月活动累计开展宣传活动7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下一步,湘乡农商银行将持续完善防非宣传长效机制,通过常态化宣教与精准化服务,不断提升群众的风险防范能力,以金融力量守护好群众的“幸福家”,为构建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坚实的农信力量。(喻欣 刘楚玲 刘盼 余乐)

(责编:向宇、彭应兵)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