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零陵:绿色为底,深耕特色,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湖南零陵地处湘南,碧水环绕,山峦起伏。近年来,零陵区以绿色为底色,立足当地乡村文化资源禀赋,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深耕特色优势产业。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得到一体提升。
零陵区坚持全域规划理念,围绕建设“四区两城”,打造“五力零陵”的目标,出台和美乡村建设方案,打造永州之野、永连公路等特色发展示范带,该区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目前,全区3个乡镇街道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建设美丽乡村达85个。马坝艺术稻田社区、公牛岭文创小院、红色画眉、高贤荷塘月色、自在香零、醉美石烟塘等一批特色示范村竞相涌现。2024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 739 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 76 亿余元,今年五一期间,零陵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36亿元。
同时,零陵区以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三大任务”和乡村垃圾、厕所、污水“三大革命”为重点,按照“要素集成、合力共为”要求,建立“项目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全力推动资金、技术、土地、人才、数据等要素向项目建设聚集。2024年,提质改造石岩头、珠山、黄田铺、水口山4个乡镇农贸市场,新增摊位568个。建设资源产业路和便捷路71.2公里、农村公路安防设施243.9公里,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完成石坝仔、珠塘等45座水库除险加固。新增农村通自来水人口1.87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25%。
零陵区在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充分挖掘乡土文化IP,在保护乡村的文化特质、历史文脉、民俗风情的基础上,把乡土文化融入乡村规划建设、产业发展,推进了一批竹艺、木雕文化展馆、民宿、研学体验基地等业态建设。据统计,全区共建立以木雕文化、茶文化、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场馆20余个;朝阳街道石烟塘灰粽制作、水口山牛扣制作、邮亭圩高山野生茶制作、富家桥竹艺加工、大庆坪禾花鱼制作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守艺与“破圈”中,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新机遇。其中水口山牛扣、大庆坪禾花鱼获第二十四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金奖,进一步擦亮了零陵特色农业产业“金名片”。
为推动乡村振兴加速前行,该区纪委监委将护航特色产业发展列为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化“室组地”贯通联动聚焦产业项目推进、资金管理使用、惠农政策落实、农业技术服务、干部作风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全力打通影响特色产业发展的“中梗阻”。
同时,该区创新探索乡创特派员制度、基层党建“十百千”工程(十院联十乡、百企兴百村、千干入万户),积极构建优质稻、蔬菜、生态水果、油茶、茶叶、楠竹、生态养殖、药材和文旅“9+N”乡村产业体系,一幅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潇湘大地铺展延伸。(殷娜 唐高翔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