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 文旅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以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打造儿童友好新样本

2025年07月10日10:59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美术学院实践团队成员向白箬铺镇孩子们介绍艺术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单位供图
美术学院实践团队成员向白箬铺镇孩子们介绍艺术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单位供图

7月8日,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筑梦绘心”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与当地“白箬之光”乡创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围绕“儿童友好”特色品牌建设进行战略对接,携手探索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打造可推广复制的典型经验。

座谈会上,白箬之光乡创中心首席运营官陈佩详细介绍了白箬铺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探索的“儿童友好”特色发展路径。该镇地处长沙河西湘江新区核心圈层,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2020年起将“儿童友好”理念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积极打造无围墙的“自然学校”,逐步形成了符合《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的乡村实践样板。

让妈妈照亮乡村——白箬铺镇“自然妈妈讲师团”的特色实践,成为此次合作的重要对接点。这支由本地女性组成的团队,通过系统培训成功转型为自然教育导师,不仅为村庄注入了文化活力,也实现了自身价值,形成了以女性力量助推乡村发展的创新模式。她们结合本地特色开发系列课程,如围绕500年古树设计生态课程、以水稻生长周期串联农事体验等,既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实践教育,也为当地乡村旅游增添了特色内容。

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结合当地特色规划实施了三大创新行动:更新提升白箬铺特色文创产品系列,将美术设计专业优势与当地传统工艺相结合,提高文创产品的艺术性与市场价值;精心拍摄制作“白箬铺自然妈妈讲师团”宣传片,运用专业视听语言展现乡村文化传承者风采,助力当地特色文化传播;与当地小学深入商洽校园墙绘与地绘艺术项目,通过公共艺术创作为乡村校园注入美育元素,营造富有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为乡村美育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乡村带去真实的振兴动力,是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团队成员李明表示,“通过此次实践,我们不仅要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乡村的实际成果,更要在服务基层中深化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厚植爱国情怀。”

“白箬之光”乡创中心首席运营官陈佩对实践团队寄予厚望:“艺术设计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将为我镇‘儿童友好’品牌建设注入新活力。这种校地合作模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与示范意义,有望形成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助力更多乡村的文化振兴。”

此次合作是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深入贯彻教育部、团中央关于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部署,积极响应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对“乡村振兴”主题的重点关注。团队成员将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与实践成果,为探索艺术专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贡献智慧与力量。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筑梦绘心”团队的实践探索,是对《教育部等十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教育的意见》的积极响应,通过高校专业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形成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这种“艺术+乡村+儿童”的实践路径,既符合国家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政策导向,又契合乡村全面振兴中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与推广价值。(刘盾志 何顺福 徐锦雯)

(责编:黄卓、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