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党建领航·法润浏阳乡村行”暨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热闹启动

启动仪式。单位供图
7月11日,浏阳市大瑶镇杨花书院宪法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文化融合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湖南省优秀“法律明白人”代表刘良洪一边漫步广场,一边生动讲解宪法发展历程,带领大家重温法治故事;与此同时,法治主题花鼓戏《新打铜锣》欢快上演,将法律知识融入乡音乡韵。这场法治宣讲与非遗戏曲的巧妙“相遇”,正式拉开了浏阳市“党建领航·法润浏阳乡村行”暨大学生“送法下乡”系列活动的序幕。
活动现场,浏阳市司法局推出了两支“法治先锋队”,分别是78名资深律师、法律工作者组成的公益法律服务团与30余名返乡大学生组建的普法志愿队伍,明确每月第一个周五为“普法宣传日”,“法治先锋队”将全面开展企业“法治体检”“送法下乡”等活动,为群众提供清单式、订餐式的法律服务。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法律咨询台,4名公益法律服务团金牌律师化身“法律翻译官”,用带着泥土味的乡音俚语,将晦涩法条转化成“家长里短”的实用指南,1000余本“八五”普法宣传手册很快被领取一空。法律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吸引了不少群众踊跃参与,不少群众点赞:“这样的普法,我们听得懂、用得上。”
活动现场同步启动“精品法治课程评选”活动,全市超过63家单位参与评选,着力打造一批群众喜爱的普法金课,推动普法工作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型升级。
普法活动。单位供图
近年来,浏阳市坚持“法治为基、利民为本”的工作理念,持续开展“守法普法大提升”活动,通过整合“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单位、本土媒体平台、高校志愿者等多元力量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大普法格局,推动法治浏阳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普法花鼓戏《新打铜锣》和菊花石雕作品《法韵菊华》,连续两届获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征集大赛一等奖。
下阶段,浏阳市将以“八五”普法收官为新起点,充分发挥公益法律服务团、大学生普法志愿队、法治体检专家团作用,深化“订单式”精准普法机制,拓展“微课堂”“情景剧”等普法载体,着力打造并推广精品普法课程,切实提升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法治浏阳建设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张子龙、江源、罗文义)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