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 | 百年师范正青春

湖南第一师范城南书院校区航拍图。受访单位供图
湖南第一师范城南书院校区,廊亭幽径,绿意盎然。
转角处,不时传来学生课堂朗诵的声音。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在学院校训大厅,前来参观研学的小学生们整齐排列,正认真听讲解员介绍牌匾的含义:“这是毛泽东同志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亲笔所题之词,要求我们站稳人民立场,恪守为民情怀。”
馆内,老师正在给学生进行讲解。人民网记者 匡滢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前身为南宋著名理学家张栻于1161年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12年更名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毛泽东曾在这里求学、工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大礼堂。人民网记者 向宇摄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记者来到毛泽东当年在该校读书的教室——第八班教室,可以看到,教室内依旧保持历史原貌,木质课桌整齐排列,偶有微风吹过蓝色的木质窗,让人仿佛一下回到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
第八班教室。人民网记者 向宇摄
而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充分利用好这一红色资源,将大思政课堂向社会各界积极推广。今年3月起,长沙多所大中小学组织学生走进第一师范同上大思政公益课。“‘第一师范’大思政课是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的创新之举,使更多青年学生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馆长杨丹向记者介绍。
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人民网记者 匡滢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百年师范,青春犹在。
回望历史,一代代毕业生从这里走出,或投身中国革命,或跻身教育战线。
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12万余名优秀教师和其他各类人才,成为全省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我们将以实际行动,传承‘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的校训精神,担当起文化继承和弘扬的责任,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杨丹说道。(付龙、匡滢、向宇、宋美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