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湖南频道>> 市州县域

长沙又一废弃厂房“重生” 

2025年07月31日16:38 |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小字号

凌晨,长沙市雨花区树木岭路与劳动东路的交汇处,夜色正浓但新梁仓文创园的灯光却比白天更亮,烧烤架上的肉串滋滋冒油,油脂滴落炭火的声响,混着啤酒杯碰撞的脆响,米粉摊前白雾蒸腾。老板挥着长勺的身影在红砖墙的映衬下忽明忽暗,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举着手机对着锈蚀的钢架和 “安全生产” 的老标语拍照,镜头里还能框进排队等位的长队……

乘坐城铁或地铁4号线在树木岭站下车,走出地铁口,就能看到这幅热气腾腾的夜宵图景。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曾是长沙人避之不及的 “老鼠岭”—— 一片堆满杂物、顶棚漏雨、管网老化的废弃厂房。如今,它不仅是长沙夜间经济的 “流量担当”,更藏着工业遗产活化的城市密码。

老厂房的 “针灸式” 重生

新梁仓文创园曾是国网电力的老厂房,承载着长沙工业发展的辉煌记忆。在上世纪80年代,这片13.5亩的土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挥汗如雨。随着产业转型,厂房逐渐闲置,变成了堆满杂物的“城市边角料”。

“最严重的时候,厂房顶棚漏雨,地面坑洼积水,成了安全隐患。”雨花区圭塘街道工作人员回忆道。如何让这片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土地重焕生机,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2023年,一份《关于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的通知》的文件,为这片沉睡的土地带来了转机。与常见的推倒重建不同,新梁仓团队提出了“针灸式激活”的理念:不大拆大建,而是像中医针灸一样,精准激活这片区域的活力。

项目以激活工业遗产为核心目标,将原老城区废旧厂房改造为现代化商业体,一期投资4800万元,充分整合13.5亩地块资源,打造集美食餐饮、休闲趣游、文创娱乐于一体的网红打卡新地标。

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特意保留了厂房的工业灵魂:斑驳的红砖墙、锈蚀的钢架、老旧的变压器,都成了独特的装饰元素。

深夜食堂里的烟火气

“我们要打造的是有故事的美食聚集地。”新梁仓项目负责人余雷说道。承袭原有的工业风结构,结合现代化的复古设计,灯光交错之间,步入其中,让人有一种时空错乱感。

令人惊喜的是,自2025年3月试营业来,短短几个月内,随着茶颜悦色、柠季、宝贝蒸饺等品牌进驻,新梁仓很快成为长沙夜猫子的新据点。

据统计,夜间客流占总量的75%,新梁仓“深夜食堂”的名号不胫而走。

“在这里吃夜宵特别有感觉,就像在工业博物馆里开派对。”大学生小陈边拍照边说道。

新梁仓深夜食堂的效应也开始显现,带动周边5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夜间工作人员占六成。

老厂房里的城市温度

项目的意义远不止商业成功。

在改造过程中,新梁仓运营方发现周边老旧小区长期受内涝困扰,自掏腰包20多万元,为万发小区等周边社区疏通下水道、安装防汛挡板,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他们不仅改造厂房,还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社区居民王大爷说。退休电工李师傅看到年轻人在这里喝咖啡、拍照打卡的场景时,激动地说:“没想到这些老厂房还能这样'活'过来,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有了新生命。”

社区还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建立企业-社区直通机制。当居民投诉空调噪音问题时,通过社区搭建的平台,企业和居民直接协商,很快就找到了解决方案。这种高效的沟通方式,让企业和居民真正形成了良性互动。

目前,新梁仓二期正在规划更多的深夜餐饮业态,三期将建设通宵营业的综合商业体。“我们想让这里不仅有烟火气,更有回忆的味道。” 余雷表示。(陈静)

(责编:黄卓、罗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