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蓝焰实训记》:真烟真火淬炼尖兵本色

![]() |
战斗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单位供图) |
火光中逆行,汗水里淬炼。每一秒的生死竞速,都是千百次的重复锤炼;每一刻的从容应对,都源于训练场上的精益求精。株洲消防推出《株洲蓝焰实训记》——记录消防员与时间赛跑的每一帧剪影。
为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在极端环境下的实战能力,株洲消防在真烟真火训练基地开展实战化训练。通过模拟真实火场环境,锤炼指战员体能、技能与心理素质,为火灾防控筑牢安全防线。
训练基地内模拟真实火场环境,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燃烧训练箱内温度已飙升至100℃以上。
消防员们在指挥员的调度下迅速展开扑救:灭火组架设水枪阵地控制火势,供水组铺设水带建立供水干线,内攻组、搜救组交替掩护,迅速推进。消防员们默契配合、沉着应对,当内攻组熟练运用门控、射流技术进入建筑后,排烟组马上利用水枪和水驱动排烟机进行战术性通风和火场排烟。经过紧张处置,室内火点被逐一扑灭,被困人员成功解救。
火场就是战场,训练就是实战。这是消防员们的训练信条。在真烟真火训练中,他们不仅要克服生理极限,更要保持冷静的判断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8岁的杨权脱下被浓烟熏黑的防护装备,此时战斗服早已被汗水浸透。入职不到三个月的他第一次钻进燃烧训练箱,扑面而来的热浪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烈火在金属壁上翻卷,能见度低的浓烟里,他连自己的手套都看不清。杨权说:"进入燃烧箱进行烟热训练的时候,汗水湿透,眼睛都睁不开,如果不是知道这是训练,有安全保障,我真的会害怕“。这个平日在训练场上最不服输的新队员,此刻才真正明白战斗服上那些灼烧痕迹的分量,每一个操作细节都在浓烟中变得生死攸关。
白关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韩浩介绍道:“我们通过模拟真实火场的强化训练,帮助队员克服恐惧,在实战演练中发现不足、提升技能,最终实现从怕火到控火的蜕变”。
位于芦淞区白关消防救援站内的真烟真火训练基地,是该市首个真烟真火训练基地。基地投入使用后便开始组织支队、大队及各个消防救援站指战员进行轮训,目前已开展培训12批次,参训人员近400人次。
接下来,株洲消防将紧密结合实战需求,进一步丰富训练科目,提高训练难度,全面锤炼指战员识险、避险、处险能力,为把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打造成为一支“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的消防铁军打下坚实基础。(万昉、曾丽云)
![]() |
燃烧训练箱内燃起熊熊大火(单位供图) |
内攻组熟练运用门控技术(单位供图) |
![]() |
反复的训练(单位供图) |
![]() |
成功救出“被困者”(单位供图)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