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木槿花开九载情暖新南桥

近日,在湖南浏阳市新南桥村“FUN”学营十周年文艺晚会上,动人的一幕正在上演:湖南科技大学“木槿感恩支教团”的师生们与当地孩子们同台献艺。舞台上,孩子们自信的笑容与支教老师欣慰的目光交织,九年的深厚情谊在这一刻绽放出最温暖的光芒。
新南桥村“FUN”学营十周年文艺晚会现场。 叶幸茹摄
时光回溯至2017年,这支年轻的支教队伍首次踏入新南桥村,成为“FUN”学营的中坚力量。九年来,一批又一批怀揣教育理想的科大学子在这里接力耕耘,累计服务当地儿童超过1000人次。他们走村入户开展家访,为乡村孩子们的暑期生活描绘出绚丽的色彩。
深耕细作终见硕果。支教团创新打造的“新南桥模式”已显现出显著成效:课程体系从基础学科拓展至音乐、美术、体育等多元领域;开发的“乡土自然认知”“传统手工艺体验”等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建立的学生成长档案,见证了无数内向孩子变得开朗、学困生重拾信心的蜕变历程。更令人欣慰的是,早期受益学员中已有不少人升入中学、大学,成为学弟学妹们的榜样。
校地协同的育人机制也日臻成熟。村两委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支教团则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双方共同打造的“FUN”学营年年创新、届届提升,已成为当地乡村教育的亮丽名片。
晚会上,孩子们充满活力的《花样体育》表演、铿锵有力的《中华少年》朗诵,特别是师生合唱《和你一样》的动人旋律,无不展现着九年教育的丰硕成果。正如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负责人在致辞中所说:“这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我们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孩子们也见证了支教队员的青春蜕变。”“用最初的心,做最远的事”——这句朴实的宣言,正是支教团九年坚守的最佳诠释。展望未来,这支年轻的队伍表示将继续深耕这片教育沃土,探索更可持续的乡村教育支持模式,让更多孩子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叶幸茹)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