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进与治理的辩证中探寻互联网发展的中国之道
——评《互联网的演进跃迁与善治善用之道》

一次偶聚,严颂君把他的近作《互联网的演进跃迁与善治善用之道》送给我,性情中人的我当场答应为之写个书评,但冷静下来后还是有点“后悔”,因为我不懂互联网,无论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都是真正的外行。出于“言而有信”的道德压力,只得阅读起来,并查一些相关文献作为参照。当我认真读完全书,这种“后悔”逐渐消退,反而觉得应该写点学习体会,毕竟我已经拥抱了互联网,并深陷其中,多少有些感触。
当互联网以每秒百万级的数据流重塑社会生产生活图景,当数字技术在赋能发展与滋生风险的二元张力中持续演进,如何把握互联网演进的底层逻辑、构建适配时代需求的治理体系,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命题。严颂的《互联网的演进跃迁与善治善用之道》,以十余载研究沉淀为基石,以中国互联网发展实践为样本,在宏观叙事与微观剖析的交织中,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理解互联网演进规律与治理智慧的窗口。这部著作虽然是多篇研究性论文汇集而成,但并非简单的文章堆积,而是有理论与实践自身的内在逻辑,并按作者的思考程序与叙述秩序而排列,将历史纵深、现实关切与未来预判熔于一炉,既回应了互联网何以改变中国的时代之问,更解答了中国何以治理互联网的实践命题,其理论性与思辨性在对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辩证阐释中尽显。
互联网的演进从来不是技术单向度的线性升级,而是技术、制度、文化多重因素耦合互动的复杂过程。该著立足这一认知前提,将中国互联网发展置于全球数字革命的坐标系中,梳理出一条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演进路径。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中国互联网的跃迁始终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早期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到数字经济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再到元宇宙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引发的产业变革,互联网不仅是工具层面的技术应用,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这种对互联网战略属性的深刻认知,打破了传统技术叙事中技术中立论的局限,揭示出在当代中国语境下,互联网演进始终内嵌着“为国赋能、为民服务”的价值导向。不仅如此,该著更是从政治维度切入,论证了党管互联网这一原则的必要性。在意识形态斗争尖锐复杂、网络空间风险交织叠加的背景下,唯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互联网发展不偏离正确方向,才能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这种将技术演进与政治引领相结合的分析框架,既符合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客观实际,也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非西方中心主义的理论视角。
也许跟作者有伦理学的专业背景有关,该著将互联网置于伦理审视之中。如果说对演进规律的梳理是该书的理论基础,那么对善治善用之道的探讨则是其核心的伦理价值所在。互联网治理历来是世界性难题,自由与秩序、创新与规范、效率与公平的矛盾始终存在,而中国在治理实践中探索出的依法治网、综合治理路径,该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释。作者通过研究如何加快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元宇宙中数据安全法律等问题,展现了中国网络法治建设的问题导向与前瞻思维。一方面,针对网络谣言、数据泄露、算法歧视等现实问题,强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让治理有法可依;另一方面,面对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带来的法律空白,提前布局制度设计,防范潜在风险。这种当下治理与未来规制并重的思路,体现了中国互联网治理的系统性与预见性。尤为重要的是,该著并未将“治理等同于“管控”,而是提出“善治”的核心在于平衡多元利益。也就是说,既保障网民的合法权益,又维护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既鼓励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又防范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风险。这种辩证的治理观,超越了“要么自由、要么秩序”的二元对立思维,彰显了中国治理智慧中和而不同的哲学底蕴。
在探讨“善治”的同时,该著对“善用”的阐释同样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互联网的价值最终要通过“用”来实现,而“善用”的关键在于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该著深刻指出网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群体,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渠道,更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从“领导留言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到“政务新媒体”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再到“网络问政”汇聚民智民力,中国互联网的“善用”实践,本质上是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为民服务”的治理效能。这种民本导向的互联网应用观,与西方部分国家将互联网作为资本逐利工具、意识形态渗透载体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人民性本质。同时,该著也不回避“善用”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何弥合“数字鸿沟”,让老年人、农村居民等群体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防范网络沉迷与不良信息侵害;如何规范网络商业行为,避免借技术之名行收割流量之实。这些问题的提出,既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敏锐观察,也为互联网“善用”的深化提供了思考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该著并非脱离实践的理论空谈,而是将湖南网信事业发展的地方经验作为重要案例,使“治用之道”的阐释更具具象性与说服力。该著论述了湖南在网上正面宣传、网络综合治理、数字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从打造主流媒体融合传播矩阵,到构建“省市县乡”四级网络治理体系,再到培育数字文创、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湖南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善治善用”如何落地生根。这种“宏观理论+地方实践”的叙事方式,不仅让读者更易理解中国互联网治理的具体路径,也为其他地区推进网信事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此外,该著收录的网络法律法规应知应会内容,以及可扫码学习的设计,更体现了该书理论性与实用性兼顾的特点,使其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参考读物,更是党员干部群众“管网、治网、用网”的实践指南。
在数字时代,互联网的演进仍在加速,治理的挑战也将不断涌现。该著的价值,不仅在于梳理了过去的发展脉络、总结了当下的治理经验,更在于为未来互联网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的指引。该著强调,中国互联网发展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既要吸收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有益成果,又要立足中国国情、坚守中国特色;既要拥抱技术创新的无限可能,又要始终保持对技术风险的清醒认知;既要发挥互联网在推动发展中的“加速器”作用,又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底线。这种既具战略高度、又含实践温度的思考,为我们在数字浪潮中把握方向、应对挑战提供了重要启示。
通读全书,我们不难发现,该著本质上是一部关于如何让互联网更好服务于国家发展与人民幸福的理论探索之作。它以辩证的思维、系统的视角、实践的导向,构建了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与治理的完整框架,其理论性与思辨性不仅体现在对互联网演进规律的深刻把握上,更体现在对“善治善用”之道的创新阐释中。对于关注数字时代发展的研究者、实践者而言,这部著作无疑是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重要文献,它让我们看到,在互联网的演进与治理中,中国不仅在探索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道路,更在为全球互联网治理贡献着具有普遍性意义的智慧与方案。
期待严颂君在互联网治理研究中不断探索,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问世!(李建华)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