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湘潭发电公司:创新驱动转型 技术赋能发展
大唐湘潭发电公司全力适配新型电力系统发展需求,坚持以系统思维统筹发展与安全,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升级,通过标准化检修提升机组可靠性、智能化改造增强调峰灵活性、精细化管控保障能源供应,推动在役机组快速响应电网负荷调节要求,在关键时期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深化战略认识,勇担能源保供使命
面对火电从主力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该公司坚持战略导向与精准施策相结合,创新实施“平谷段负荷高带”等运行策略,主动对接电网需求,优化机组在网运行特性,确保机组“开得出、顶得上”“带得稳、调得灵”。特别是今年迎峰度夏期间,湖南区域面临长时间、大范围的高温考验,电力需求屡创新高,该公司切实发挥央企担当,以稳定可靠的电力输出,助力湖南省成功应对4664万千瓦历史最高负荷。
构建韧性体系,夯实安全运行根基
着力打造“设备运维—燃料保障—应急协同”三位一体的保障格局,在设备管理上,全面推进标准化检修,创新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形成涵盖管理细则、作业指导的标准化文件体系,实现检修流程标准化、规范化;充分利用负荷低谷“窗口期”完成的机组检修及系列技改项目,为关键时期机组满发稳发奠定基础。在燃料保障上,坚持“长协煤保基础、市场煤调结构”的采购策略,领导班子带队拓煤源、稳供应,创新推行“错峰采购+结构优化”模式,实现煤质提升与成本管控双赢。在应急管理上,完善预案体系,开展跨单位联合演练,形成风险识别、场景模拟、成效评估闭环,有效提升区域协同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快速响应、有效处置。
驱动技术赋能,激活效率提升引擎
坚持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主线,将新技术应用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激活发展新动能的根本途径。以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率,引入无人机盘煤技术,效率提升20倍以上,误差控制在1%以内;实施斗轮机无人值守改造,实现减员、增效、降耗。以自主可控保障系统本质安全,稳步推进DCS等核心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实现核心控制系统自主可控,并同步优化热工保护与自动控制逻辑,大幅提升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以智慧平台重构安全管理模式,自主研发“移动安全管控”App,集成“安全隐患随手拍”“脚手架管理”“外包外委管理”“质检点验收”等智能模块,实现“技防”取代“人防”“数据跑路”替代“人员跑腿”。
强化人才支撑,构筑持续发展基础
技术和管理创新的落地,归根结底要靠人才。该公司着力构建“培训+激励+实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师带徒”“技术比武”“青年突击队”等多种形式的实践平台,鼓励青年骨干在重点项目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通过系统化培养,公司已逐步建成一支懂技术、善创新、能攻坚的人才队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向勇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