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日報看湖南

人民日報整版關注湖南株洲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顏 珂 吳秋余 孫 超 邱超奕
2023年04月26日09: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增強創新動力 壯大優勢產業

——湖南株洲高質量發展紀實

圖①: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生產基地的輕型運動飛機。

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圖

圖②:株洲城市風光。

謝 慧攝

圖③: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與國家能源集團自主研發、聯合研制生產的電力機車“神24”。

圖④: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的城軌標動牽引電機智能組裝線。

圖③圖④均為湖南株洲市委宣傳部供圖

一灣穿城而過的湘江水,流淌新中國的工業記憶——

60多年前,我國第一台干線電力機車在這裡下線、第一台航空發動機在這裡試制成功﹔如今,這裡崛起了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航空動力等兩大國家級產業集群……

這裡是湖南株洲,長株潭都市圈重要一極。1953年,株洲被列為全國首批重點建設的8個工業城市之一。

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強調,著力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的高地,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闖出新路子,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彰顯新擔當,奮力譜寫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

新時代新征程,因工業而興的株洲,靠什麼闖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記者日前走進株洲,感受這座老工業城市的新律動。

聚焦——

一心一意發展先進制造業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電力機車總成車間,充滿年代感的老梁柱,撐起高大鋼結構新廠房,刻錄下中國軌道交通持續發展的印記。

綠色智能的“國能號”電力機車和大功率氫能源動力調車機車,即將在這裡出廠。

“我們緊緊盯住全球電力機車的技術前沿!”復興號動車組“綠巨人”,“神24”電力機車……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產品研發中心總監王位,詳細介紹著該公司的拳頭產品。

株洲靠制造業起家。聚集軌道交通裝備研制基地、硬質合金生產基地、中小航空發動機研制基地……株洲人自豪且自信地說,今后要繼續靠先進制造業當家。

2022年德國柏林國際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中國中車時速600公裡的高速磁浮技術引來廣泛關注。其中的關鍵部件長定子直線電機,來自株洲軌道交通產業另一家龍頭企業——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

“參與多項高速磁浮前沿研究,我們掌握了關鍵研發設計和制造工藝。”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直線驅動技術研發部部長何雲風說。

大有大的擔當,專有專的志氣。

走進株洲硬質合金集團有限公司型材分公司,一款比頭發絲還細的鑽針,引人注意。用這款鑽針制成的微型鑽頭,能夠在1平方厘米的精細印刷電路板上留下2500個大小一致的鑽孔,且鑽頭不斷不彎。

“前后摸索研發了20多年,為的就是關鍵核心技術不被‘卡脖子’。”總經理毛善文說,“硬質合金市場規模不大,但事關工業基礎,我們不拼數量拼質量。”

龍頭企業“頂天立地”,專精特新“自立自強”,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

如今的株洲,可以集齊一台機車的上萬個零部件。

“先進軌道交通裝備零部件,如果全球採購,周期按月計算,在國內各地採購則按周計算,在株洲配套供應,最快可按小時計算。”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供應鏈管理中心副總監齊然說。

去年工信部公布的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株洲擁有兩個。去年,株洲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3%,但株洲市委書記曹慧泉格外看中的數據是:制造業佔GDP比重達33.9%。

“株洲靠制造業起家,也要靠先進制造業走向未來。”曹慧泉說。

裂變——

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輕如泡沫,硬比鋼鐵,隨手拿起一塊仔細端詳,才知這是高鐵車廂不可缺少的芳綸蜂窩材料。

在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品大廳,一個個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卻是制造高鐵車廂的重要材料。

誰能想象,這家去年銷售額超過150億元的上市公司,前身只是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的橡膠實驗室——一個隻有8人的創新小團隊。

“我們從‘兩條軌道’起家,走上了高質量發展之路。”公司技術專家楊軍說,如今的時代新材已橫跨軌道交通、汽車、風電等多個領域。蓬勃興起的風電和新能源汽車市場,是公司孜孜打造的新動能。

依托優勢領域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培育新主體、新項目,開辟產業新領域新賽道,當地稱之為“裂變”。調研中,聽到不少跟裂變有關的故事。

裂變瞄准強鏈。挖掘核心優勢產業增長潛力和細分市場空間,向產業上下游要增量——

研制大功率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曾是我國軌道交通領域的“卡脖子”難題。中車株洲所多年攻堅,由此孵化出中車時代半導體有限公司。如今的IGBT已走向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近兩年銷售額中,汽車第一,電力第二,軌道交通反而排在了第三。”中車時代半導體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張龍燕說。

裂變也是轉型。跨行業、跨領域催生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拓展產業發展新空間——

單層片式瓷介電容器,芝麻般大小,卻是5G通信的“必需品”。靠著這款“論克賣”的高端產品,株洲宏達電子恆芯公司5年內營業額增長17倍。

恆芯公司只是宏達電子培育的17家電子信息中小企業之一。“10年前,我們隻做鉭電容器,如今已開拓出陶瓷電容器、微電路模板、半導體分立器件等多條賽道。”宏達電子副總經理鐘少卿說,“創新裂變讓我們從‘單腿跳’變成了‘多路跑’!”

株洲市市長陳恢清認為:“優勢產業、領軍企業在創新領域和技術躍遷中不斷裂變,是株洲產業能夠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2022年,株洲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1家,總數達58家﹔新增國家重點“小巨人”企業9家,總數達25家。

創新——

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

環顧株洲城,幾處產業聚集地,頗具意味。

株洲城北石峰區,中車株機和中車株洲所“雙星”閃耀,帶動起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制造業高地﹔城東南蘆淞區,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和中國航發南方工業有限公司相鄰而設,構筑起國家級中小航空發動機先進制造業集群……

生產加科研,一廠配一所。“廠所結合”這個株洲的創新密碼,而今邁向“升級版”。

走進位於株洲市蘆淞區的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基地,一型多用途中輕型運輸機正抓緊試制。山河科技參與整機設計和制造,動力系統則由中國航發南方公司和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提供,兩地相距不過6公裡。

從外地搬到株洲,山河科技看中的,就是這裡成熟的航空產業廠所資源和完善的航空基礎設施配套。“飛機制造離不開動力,發動機研制也需要實驗平台,我們期待協同創新下的更多‘化學反應’。”山河科技總經理鄧宇說。

“升級版”其實也是“融合版”:當年企業“出題”,院所“作答”﹔如今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雙向賦能。

湖南省首屆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大賽前不久落下帷幕,株洲硬質合金集團申報的一款硬質合金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成果,獲“十大科技創新技術”獎項。

技術先行突破,應用隨之破題:多個牌號硬質合金軋輥用上新技術,實現了汽車行業以及高強度螺紋鋼軋制領域的新突破。

“科技成果轉化,我們的秘訣就是給每一位科研人員裝上市場應用的‘發動機’。”株硬集團總經理毛善文告訴記者,通過將產品研發和市場應用挂鉤,集團核心研發人員擁有新產品5年內的分紅收益權,“如今集團每年的銷售額裡,新產品貢獻率都在30%以上。”

鋼索吊起的物件快速移動,停止時卻紋絲不動,完全不受柔性細長鋼索搖擺的影響,定位精度還能精確到毫米。在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基地,公司自主研發的閉環防搖精准定位系統,今年5月就要全面市場化。“精准全靠算法。”公司總經理、總工程師鄭正國說,“這是我們又一項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的創新成果。”

行走株洲,這份“硬氣”處處可見。

緊盯核心技術、核心材料、核心器件的自主可控,編制產業共性技術、核心零部件、關鍵系統、工控軟件等攻關清單,株洲近年來先后突破“卡脖子”技術80多項,聚酰亞胺復合材料、特種高純功能靶材等120多項關鍵產品和零部件實現國產替代……“硬核”成績單背后,是株洲全社會研發投入比持續保持3%以上、連續4年領跑湖南的篤定,是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湖南全省平均水平2倍的底氣。一句話,靠自信自立、自主創新。

升級——

培育制造業名城,建設幸福株洲

株洲調研,兩處“中心”,引人思考。

國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創新中心,整合軌道交通裝備領域研發力量,專盯行業關鍵共性技術難題﹔

湖南新能源機動車檢測中心,配備一流新能源機動車檢測設備及專家團隊,補齊的是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產品認証檢測的必需環節。

兩處“中心”,功能各異,目標一致:優化產業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添“底氣”。

“兩年多研發,4000萬元投入,沒想到被一個小技術卡住了。”株洲中車天力鍛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業方感慨:公司近年來進軍工程機械等新市場,卻因激光技術卡了殼。后來,國創中心整合激光技術人才展開攻關,不到3個月就解了難題。

“以前做電機控制器的主動短路測試得去外省,設備、人員來回費時費力。”在湖南新能源機動車檢測中心動力系統實驗室,遇見正在做測試的湖南中車商用車動力科技有限公司電控軟件工程師沈凡享,“如今家門口就有這樣的公共平台,一個設備的開發周期甚至能縮短一半!”

從“一抹綠”到“一片林”再到一個生態空間,背后是發展思路的迭代升級。

布局北斗產業,株洲起步之初便注重生態構建:株洲經開區北斗大廈的一棟樓內,聚集衛星制造、運營、應用等領域的企業20余家,商業航天與北斗產業生態鏈實現全覆蓋。“樓上樓下,從衛星總體設計到總裝集成,從遙感數據獲取到環境測試,一杯咖啡的時間就可能敲定一個項目。” 株洲北斗產業園推進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胡蘇湘說。

好生態興業也聚才。從國外攻讀完博士學位之后入職株硬集團,曾瑞霖牽頭研發的硬質合金微鑽技術,如今已躋身世界一流。

營商環境也是生態。從洽談即服務、簽約即供地、拿地即開工等“六即”服務,到“企業辦事不求人”新機制,再到“一件事一次辦”,株洲正在亮出“創業株洲、萬事無憂”的營商環境新名片。

一次政企之間的早餐會,株洲聯誠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肖勇民記憶猶新。“請客”的是株洲市委市政府領導,受邀的是株洲重點民營企業負責人。從行政審批到企業自身改制的制度性障礙,肖勇民一口氣提了6個問題,聽到的則是“要以心甘情願、心急如焚的姿態”推進辦理的鄭重承諾。“不到1個月,問題全部解決了。”肖勇民說。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的殷殷囑托,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服務“國之大者”與發揮株洲優勢緊密結合,踏上新征程的株洲人,將在全力培育制造業名城中建設幸福之城。

因堅守而常新(記者手記)

顏 珂

從第一台干線電力機車到第一台航空發動機,新中國工業史有著濃墨重彩的株洲制造印記。

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株洲制造不斷交出優異的成績單。

作為我國“一五”期間就開始重點建設的老工業城市,株洲何以常新?

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我們因企業始終保持“危機感”而受到觸動。這家從科研院所改制的高科技型裝備制造企業,從軌道交通領域起家,橫向“跨界”交通和能源兩大領域,培育出新材料、新能源裝備、電力電子器件等八大產業板塊,去年銷售收入近450億元。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始終緊盯行業“風口”,“永遠要善於傾聽市場需求,不斷用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我們被企業的“使命感”感染。專注通用航空產品研制、銷售、服務20多年,企業最近兩年才開始有利潤。“我們堅定看好通用航空器的前景,明白市場培育還有一段長路要走,其關鍵在於戰略定力。”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宇說。

變與不變的選擇裡,蘊含著高質量發展的辯証法。

堅守實體經濟,是傳承,也是使命。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因工業起家的株洲,高質量發展更要靠先進制造業當家。

創新第一動力,是路徑,也是擔當。立足科技創新,以市場需求牽引供給,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株洲產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秘訣。

在服務國家戰略中不斷提升自身優勢。如今的株洲,正著力構建“3+3+2”現代產業體系,力爭形成世界級、國家級、區域級產業集群梯度發展格局。

我們期待,新征程上,這座老工業城市再立新功,展現更為亮眼的中國制造光彩。

《 人民日報 》( 2023年04月26日   第 06 版)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