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文旅

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團赴冷水灘開展實踐調研活動

2023年07月21日15:03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博士團一行合影。龍昊宇攝
博士團一行合影。龍昊宇攝

挖掘紅色資源,賦能鄉村振興。為進一步加強校地合作,助推鄉村振興,近日,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色文化助力李達家鄉鄉村振興博士團”一行赴李達故裡——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圍繞鄉村振興的重點、難點、著力點、突破點等問題開展專項社會調研,因地制宜探索提出符合時代需要、彰顯地方特色的“紅+農+文+旅”產業融合創新的思路,為推動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提供學術智力支持。

走進李達故居,深挖內涵活化用好紅色文化資源

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崢嶸、砥礪奮進離不開革命先驅的嘔心瀝血。李達作為中國共產黨的重要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之一,為黨的創立發展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化做出了卓越貢獻。挖掘紅色文化、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爭當紅色傳人,是博士團一行走訪李達故裡開展實踐活動的內在自覺。

在李達故居的簡易課堂裡,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胡藝華以“李達的紅色初心”為主題為博士團成員和部分參觀的游客,講授了一堂有聲有色、別開生面的音樂黨史課,他從追尋、淬煉、升華三個階段高度總結了李達同志紅色初心的歷史演進過程,結合悠婉轉揚的原創音樂、生動的永州方言、詳實的黨史故事,繪聲繪色描述出了李達的飽滿形象,情深意切地號召大家傳承好紅色基因、弘揚好紅色文化、振興好李達故鄉。

聚焦大思政課,助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依托湖南省高校“大思政課”建設創新中心、湖南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課題項目“紅色音樂助力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在冷水灘區政府會議室,博士團同區教育局負責同志、李達中學、京華中學、濱江小學、梅灣小學、鳳凰小學、舜德小學等學校負責人及分管德育副校長開展交流座談,雙方就各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開展經驗分享,共同促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

雙方對“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關系以及思政教育的認知、形成規律”等問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圍繞“中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師學科素養增強”“紅色文化進課堂特色課程設計與實效提升”等問題建言獻策,針對“一體化平台建設短板、紅色資源文化挖掘困境”等問題,提出了“加強頂層設計、搭建大中小學思政課教研一體化互動平台、完善一體化課程資源建設共享機制、開展共同研修和學生德育實踐活動”等詳細舉措。

深入田間地頭,考察調研農業科技服務三農發展

在李達故居所在的嵐角山街道油榨頭社區,區委宣傳部、區委政法委、區鄉村振興局以及街道辦事處、社區的相關負責人和博士團成員一起共話李達家鄉發展大計。博士團師生代表為村民詳細闡述了“李達故裡鄉村振興的道與行”,尤其是在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等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初步構思與規劃,並提出要“打響‘近郊文旅 有機農場’活招牌,擦亮‘瀟湘明珠 李達故裡’金名片”。

“杜絕一切化學物進入農田”,這是冷水灘區普利橋鎮“水稻+N”農業發展新模式的綠色生態種養理念,運用農業最新生態資源和環境保護科技,力謀良性循環發展。博士團一行來到這裡,零距離接觸腳下這片“生態農田”,他們下戶走訪,開展民情調研。同時,他們還同種糧大戶雷洋武、農業技術推廣專業實習生面對面親切交流,為當地村民解讀政策並建言獻策,如用朴實通俗的語言把黨的二十大精神、人才振興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地位等政策精神向當地村民進行講解。在田間調研現場,胡藝華教授還勉勵在場師生要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和吃苦耐勞,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凝心聚力。

促談交流合作,建言獻策協同推進紅農文旅融合

活動期間,胡藝華受邀出席冷水灘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的2023年第七次集體(擴大)學習,並作以題為《百年黨史視野中李達紅色初心的追尋與傳承》的專題輔導報告,胡藝華從“追尋:李達紅色初心的歷史演進”“探析:李達紅色初心的主要淵源”“傳承:李達紅色初心的當代啟示”三個篇章展開講述,以《建黨偉業》主題曲《有一天》與原創歌曲《夢回湘江去見你》呼應首尾,向與會干部充分展現了李達同志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傳播與發展的“初心”。這也為進一步促成雙方就“研究開發李達家鄉紅色文化資源”的專項合作奠定了基礎。

合作促談在冷水灘區政府的支持和組織下,又催生了新的協作契機。在區政府會議室舉行的鄉村振興座談會上,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段發生出席並講話,副區長伍詩仁主持會議,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區委政法委、鄉村振興局、農業農村局、教育局等相關職能部門以及相關鄉鎮、街道的有關負責人同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團師生一同參加會議。會上,胡藝華介紹了博士團一行來冷水灘開展專項社會調查和調研的情況,隨后各相關單位圍繞紅色文化傳承和鄉村振興等方面作了發言,雙方進行了研討交流。會議表示,要推進產業振興,做好科學統籌規劃,加強調查研究,以市場為導向,深化紅色文化和傳統文化的傳承教育,發揮群眾自治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著力繪就農業興、農民富、農村美的和諧鄉村畫卷。

調研期間,博士團一行還應永州市零陵區委組織部和宣傳部的邀請,專程來到紅六軍團長征指揮部舊址菱角塘鎮畫眉山村開展“紅+農+文+旅”融合創新調研活動,區委常委、宣傳部長李明主持會議。座談會上,胡藝華為畫眉山村授牌,確定畫眉山村為湖南農業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基地,並發布原創歌曲《我在畫眉山上歌唱》。隨后,胡藝華以一堂題為《半截象牙筷,滿心魚水情》的音樂黨史課,從“‘半截筷子’的故事為何感動人心?”“何以鼓舞人心?”“怎樣凝聚人心?”的“三連發問”形式,向與會人員系統闡述了“半截筷子”故事背后的邏輯性、學理性和價值性。接著與會人員以“半截筷子”的故事為例,深入探討如何推動畫眉山村的“紅+農+文+旅”融合創新發展,創新方式講好紅色故事,打造音樂黨史課,讓紅色資源撬動鄉村振興。

在歷經4天的調研后,博士團師生一致表示“深受教育、收獲滿滿”,更深切地體悟到傳承紅色基因、當好時代新人的使命感和堅持強農興農、推動鄉村振興的責任感。冷水灘區與零陵區的相關部門負責人也紛紛表示,日后將繼續深化同湖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努力,借紅旅之勢,以文化為媒,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砥礪奮進的精神力量,講好紅色故事、用好紅色資源,為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劉遙陽、吳柏順、陳奕童)

(責編:向宇、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