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最美鐵路|懷化機務段以智慧賦能,實現高鐵精准護航

懷化機務段成立於1973年,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懷化機務段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陋的蒸汽時代發展到如今的現代化高鐵時代。近年來,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滬昆、懷邵衡、張吉懷高鐵陸續開通,懷化機務段發展也越來越快。8月1日,“發現最美鐵路”團隊深入懷化機務段各個工作室,發掘車間中的“智慧”,探尋懷化高鐵運行背后的奧秘。
走進懷西檢修庫內,映入眼帘的是高至庫頂的10多層智能化立體倉庫,一旁的懷西配送組庫管員侯建斌,坐在電腦前輕點幾下鼠標,機械臂已從10多層高的貨架上,自動把需要的配件輸送到出貨口。
他用手持掃碼機確認數量后,將配件交給領料人員,輕鬆完成發料任務。近年來,立體倉庫因為其超大容量的貨物存儲量和高效的作業流程而受到現代倉儲業的青睞。
說起這個“大家伙”,職工李凡如數家珍:“立體倉庫通過庫位二維碼和物料碼實現了800多種配件精准定位和智能管理,克服了手工台賬和人工盤點存在的耗時費力、易出差錯等弊端。因為它的數據與檢修綜合管理系統互聯互通,還實現了檢修成本的實時核算。”
除了“智慧倉庫”外,檢修車間內還設有智能工具管理系統、機車檢修零小配件管理系統和智能手機管理系統,同樣與數據與檢修綜合管理系統互聯互通,物料配件管理更智能化、規范化,提高了機車檢修裝備水平。
檢修庫外,HXD1型機車正在使用機器人進行走行部的清洗作業。現場作業有三台清洗機器人,底部一台,兩側各一台。這類高鐵智能洗車機器人可以一鍵啟動全自動洗車模式,傳統條件下需要4人清洗約2個多小時的工作,使用智能清洗1小時即可高質量完成,大大提高了作業效率,有效改善職工生產條件。
懷化機務段懷化高鐵運用車間負責滬昆、懷邵衡、張吉懷、婁邵線、銅玉線五條交路的動車組值乘任務,每天開行150多對共計300多趟動車組,運行時難免會遇到一些難題,所以對調度命令的精准梳理十分重要,這一項工作主要由派班室負責。
走進派班室,期間專門設立的應急指導台設有12名應急指導員,負責指導高鐵上的故障處理。應急台利用車間自主研發的“高鐵應急指導系統”,有效解決了目前車型多、列控系統型號多、線路多、非正常場景多、查找資料困難的問題。現在高鐵司機如果遇到非正常情況,應急台利用系統可在5秒鐘內為司機提供解決方案,減少了突發情況對高鐵運輸組織的影響。
派班室同樣負責懷化、貴陽動車組司機,以及懷化、株洲部分普鐵司機的出退勤作業。派班室內五台“自助出退勤一體機”矗立在兩側,該機器可以通過人臉識別開展計劃確認、酒測、寫卡、核對揭示打印、“運統1二維碼”掃描等系列工作,取代了以往人工辦理出退勤環節,實現了高鐵司機出退勤完全自主化和智能化。
動車組司機騰騰說:“過去是普鐵司機時,在一個派班室內總需要轉來轉去。由於各項操作在不同的位置,匆忙的時候甚至還可能漏項。”如今,出退勤智能一體機啟用之后,出勤流程中的各項都集中在一台機器上,且由司機一人完成,多台一體機還可以滿足多個機班“平行”作業。節能降耗的同時還消除了手工辦理出退勤的安全隱患。
“發現最美鐵路”,懷化機務段智慧賦能別有洞天。懷化機務段堅持貫徹落實“安全、創新、智慧、綠色、人文”理念,以”創新“作為興段之本、“智慧”作為強段之源,持續打造科技應用矩陣,保障職工作業提“智”增效,安全生產“智”在必行,實現高鐵運行的精准護航。(曾愉捷、譚石平)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