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商大學暑期“三下鄉”:智賦黑茶,數字化轉型未來可期

為推動安化黑茶產業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促進黑茶產業振興,近日,湖南工商大學前沿交叉學院暑期“三下鄉”調查研究團——“智茶新青年”團隊走進湖南省安化縣,針對黑茶產業數字化轉型開展為期五天的調研。
經安化茶葉辦主任周旒陽及安化縣自然資源局劉芳梅股長介紹,團隊先后走進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廠有限公司、湖南理想華萊科技有限公司、八角茶業、湖南高甲溪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調研。
調研團隊發現,安化黑茶產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同茶企或茶廠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中茶生產車間自動化程度較高,但仍隻能用傳統的方法進行質量檢測﹔華萊萬隆產業園數字化智能化程度較高,科研投入力度大,但是還沒有建設出完整的數字化系統﹔八角茶業和高甲溪茶業基本實現了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但是由於資金問題和技術問題還無法自主進行數字化建設。
從茶企來看,目前茶產業數字化與智能化進程較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大部分茶企體量較小,採購數字化設備在短周期內難以回本,容易導致自身正常周轉出現危機﹔二是企業自主研發能力不強,缺乏技術和資金。因此,團隊建議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在智能化數字化方面進行前瞻性研究,為當地黑茶企業的數字化建設探索”安化之路”。
在高馬二溪村,團隊也隨訪了幾位當地茶農,他們認為,茶葉收購價格低和茶葉品質波動是其面臨的關鍵問題。茶葉收購價格由茶葉品質決定,而茶葉品質波動更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團隊還發現,年輕人外出務工導致勞動力老齡化,也對未來產業發展構成挑戰。為保障黑茶產業第一環節穩定發展,團隊提出建議,一是可採用新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提高茶葉品質穩定性﹔二是茶葉加工廠和經銷商可與茶農合作,打造穩定供應鏈,促進建立公平的茶葉收購市場﹔三是政府也可提供支持和補貼提高茶農積極性。
調研后期,通過對調研結果的系統性整理,匯總成了一份具有決策性的調研報告,並通過座談會的形式向有關部門提出了數字化轉型的建議,得到了安化縣茶葉協會會長蔣躍登以及安化縣政協副主席肖偉群的認可,肖主席表示,安化縣的數字化與智能化雖然仍處於起步階段,但是相信,通過各方的共同建設,數字化轉型將邁向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最終實現安化黑茶產業的繁榮。
茶葉不同於其他農作物,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的復雜程度更高,難度更大。因此推動安化黑茶順利實現數字化轉型,推動安化黑茶走向全中國乃至全世界.讓黑茶文化以及中國茶文化煥發新機,需要各方齊心協力,攻堅克難。(謝錦坤、龍羽)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