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稅惠鄉旅 新時代的“山鄉巨變”

![]() |
益陽市稅務干部宣傳講解文旅產業留抵退稅政策。受訪單位供圖 |
寧靜的田野傳來陣陣稻香,清亮的荷塘響起蛙聲一片,一隻風箏、一騎單車悠然地穿行在白牆青瓦間……在湖南省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清溪村,綠水青山、宜居宜業成為了這個因人民作家周立波及其紅色文學經典《山鄉巨變》而興的新時代村庄第一印象,吸引了眾多來自江西、湖北及本省各地的游客。清溪村也因紅色文旅、鄉村振興成效顯著,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8年的約2.6萬元躍升至2022年的5萬余元,實現村集體收入近100萬元等成績單,被譽為“山鄉巨變第一村”。
稅惠“作家書屋”
“這裡是周立波書屋,那邊是作家出版社書屋,再往那邊是王蒙書屋。今后,清溪村還會建9家風格各異的作家書屋。”走進清溪村,“文學之鄉”的氣息扑面而來。湖南清溪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月介紹到,作家書屋是清溪村打造中國文學之鄉的一大亮點,目前已有21家書屋開門營業,深受文學愛好者喜歡。
作為書屋開發項目責任單位,清溪文旅主打文學牌,聚焦紅色教育、文學實踐、勞動培育等文旅主題經營,讓當地不少村民吃上了“文旅飯”。但在2022年,第一批10家書屋建成后,該公司因資金問題,書屋項目進度放緩,文化融創業務停滯,參與建屋的村民收入無法保障。
長期關注清溪村發展的益陽市稅務局通過金稅三期系統了解到這一情況,迅速組織業務骨干前往該公司進行政策摸底,發現該公司符合留抵退稅政策享受條件。經過專人輔導、快速辦理,1800多萬元的增量留抵退稅款很快達到企業賬上,使其資金壓力驟降,書屋項目得以繼續推進。“這筆退稅款是公司發展的及時雨,更是清溪文旅事業的雪中炭。”清溪文旅財務負責人蔡為民說道。
在稅惠政策助力下,清溪文旅的“作家書屋”項目日趨成熟,所承建的中國現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也於今年5月落成揭幕,受到前來參加中國作協作家活動周、中國作家益陽文學周的廣大作家一致肯定。而清溪村以“作家書屋”為基礎推出的“文約清溪”、周末劇場等活動,被不少游客贊嘆,連稱“來清溪,可擁抱詩與遠方”。
稅潤“文旅融合”
華燈初上,清溪劇院裡大型現代花鼓戲《山那邊人家》正在上演,30元至120元不等的門票早已售罄,能容納1000余人的劇院座無虛席。
“文化不僅要看得見、摸得著,還要活起來。”周月介紹到,當地文藝工作者以周立波短篇小說集《山那面人家》為原型創作了大型現代花鼓戲《山那邊人家》、旅游劇《那山那水那鄉愁》等鄉土文藝創新劇目,不僅讓文化活了起來,還讓村民在“文旅融合”中富了起來。
然而,新劇創作需要大筆資金投入,文藝作品創新“井噴期”的另一面是短期資金的“枯水期”。主導劇目創作的湖南花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頻繁面臨投入大於收入的困境。
為助力文化企業應享盡享稅惠政策,集中資源創作優秀文藝作品,益陽市稅務局組織10余名業務骨干,組成“相稅行”稅收志願服務團隊,一對一宣講政策,面對面解決難題。經過精准輔導,今年上半年,湖南花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順利辦理5萬余元的留抵退稅,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近10萬元。這筆數目可觀的資金有效緩解了企業短期資金壓力,激活了劇目創新的一池春水,增強了文化強村的發展信心。
在文學村庄的吸引力下,觀光、餐飲、民宿、直播等文旅融合業態在清溪村蓬勃發展。“游客多的時候,一天可以賣上千杯擂茶。不用出去打工了,居住環境變好了,家庭也能照顧到了,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山鄉巨變。”身為立波清溪書屋屋主的村民卜雪斌,在經營書屋的同時,還為游客提供擂茶和特色小吃,周末、寒暑假期間日均收入可觀。他表示:“現在網上開票很便捷,還能享受個體工商戶稅費優惠政策,書屋經營更安心了。”
在清溪村,還有很多像卜雪斌一樣的村民,因文旅產業不斷發展,在家門口實現創業就業。其中,清溪文旅以招聘書屋管理員、夢想合伙人創客計劃等方式,吸引“新農人”“土專家”“農創客”等返鄉創業人員超過400人。隨著文化融合、產業振興,清溪村的發展,一片欣欣向榮。
稅助健康產業
開門見山、低頭見溪、四季有花、林中有果,如今的清溪村憑著紅色文旅、清新環境、創業生態等優勢,成為了人們享受“慢生活”的優選之地。游客們在這裡讀書研學,還在這裡晨跑鍛煉,盡享運動之美,感受生態之美,逐漸拉動形成了一條較為完整的健康產業鏈。
“清溪村白天是滿眼碧透,晚上是月色荷塘,在其中讀書很安靜,跑步更輕鬆,委實讓人欣喜。”今年暑假,著一襲漢服前來打卡的益陽籍復旦大學學生唐文婷說,現在村裡定期有定向跑、籃球賽、拓展營等活動,在把生活節奏“慢下來”的同時,讓大家“健康起來”。
湖南搏一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是清溪文旅的子公司,該公司以“運動傳遞幸福”為理念,在清溪村掀起了戶外運動、全民健身的熱潮,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健康基礎與群眾基礎。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當地稅務部門按照“一企一策”的方式,針對企業經營特點梳理出可適用的稅費優惠政策清單,逐項分析輔導,講解辦理流程,保障企業應知盡知、應享快享。
“稅務輔導專業,政策落實精准,為鄉村健康產業發展提供了十足的稅動力。”該公司財務人員范順透露到,近兩年公司享受到企業所得稅減免19萬元、增值稅加計抵減優惠11萬元,以及疫情期間生活服務業稅減免6萬余元,這些稅費紅利緩解了資金壓力,讓企業在加大健康產業投入時更有底氣了。
“清溪村所展現的新時代‘山鄉巨變’,需要稅務部門繼續發揮職能作用,優化服務、落實政策、幫扶發展,與村民共同繪就一幅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壯麗畫卷。”益陽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陳有權表示。(羅舜愛、高雲漢、李聰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