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消防

專訪徐國麟:不堅持永遠不知道自己離成功的距離

2023年09月07日09:30 | 來源:紅網時刻
小字號

原標題:紅網專訪丨徐國麟:不堅持永遠不知道自己離成功的距離

  你知道負重60公斤奔跑的感覺嗎?你知道一個動作重復到力竭是怎樣的體驗嗎?這些,徐國麟知道。

  徐國麟是益陽南縣消防救援大隊寶塔湖消防站班長,2021年加入消防救援隊伍,先后榮獲湖南省消防救援總隊優秀政府專職消防員、益陽市技術能手等稱號。

  8月24日,捷報再傳,在2023年湖南省消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上,徐國麟斬獲“森林消防員”項目第一名,勇奪金牌。

  “我覺得有點夢幻。”說起獲獎感受,徐國麟笑得憨厚爽朗。定睛細看,這個33歲的“老兵”面龐黝黑,顴骨處聚集著斑點,那是陽光暴晒的痕跡。和他握手,分明能感受到掌心與指縫間的粗糙。坐下深聊,愈加能體會到徐國麟這枚金牌的含金量。

  “最開始,60公斤的假人我是完全扛不動。”回憶剛加入消防救援隊伍時的青澀,徐國麟直言。

  一年打基礎,兩年練精兵。每天一兩千個俯臥撐,四五百個卷板,徐國麟始終咬牙挺著。他覺得,新兵集訓磨煉了自己的耐性,讓自己懂得了堅持。

  “既然選擇了,就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不堅持你就永遠不知道自己離成功的距離。”徐國麟說。

  一切榮譽源自日常加倍的刻苦訓練。備賽期間,正處在三伏天,天氣燥熱無比。凌晨5點的益陽浩江湖畔,就已出現了徐國麟的訓練身影,他平均每天訓練有16個小時之久。

  在此次競賽籌備期間,由於長期高負荷運動,他的右腳已負傷,導致右足舟骨撕脫性骨折。“我不能放棄!”為了不錯過這次競賽機會,他暗自下定決心,強忍疼痛繼續參加訓練。

  “膽子太大。”帶隊教練發現他一瘸一拐走路不便的樣子才得知這一“秘密”。

  “我不是天才,但我可以付出100分的汗水。隻要走上賽場,我就要全力以赴,展現出最高水平,為團隊爭取榮譽。”徐國麟說,“這些我都可以克服,平常訓練我們快一秒,以后受困人員就能早一秒脫險。

  對他來說,最怕的不是危險,而是遺憾。

  在森林消防員競賽項目體能綜合競技比拼中,操作者先要原地徒手攀爬大繩到6米鐵架頂端,觸碰頂端懸挂的鈴鐺后,隨繩索點降著地,再迅速跨越總長約8.2米,寬度僅0.2米的獨木橋,隨后還要攜帶10公斤的風力滅火機等裝備快速脫離險區,再進行峭壁吊繩、吊越雲梯、翻山越嶺等子模塊的操作,最后還要扛起60公斤重的假人奔跑20米……

  “再來!”“再練一把!”呼吸困難、腿軟、胳膊抬不起來,種種痛苦的感受,讓徐國麟中途幾次想停下。

  “有一天結束訓練我問隊友,你經歷過絕望嗎?我是真正體會到了。”他笑著說,“但隻要開始了,我就一定要做好。”

  過去的“魔鬼訓練”似乎變成今天的美好回憶,也成為徐國麟一路攀升的階梯。然而,在這位消防尖兵身上,不隻有堅持,還有鑽研。

  “我行,我來。”徐國麟總是這樣說。靠著這股“鑽”勁兒,他從一名新兵“鑽”成了尖兵,從一個應急救援門外漢,“鑽”成了全省第一。

  在備戰全省消防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的中后期,徐國麟一直在“鑽”細節。為了練好綜合體能模塊中的高架速降項目,他硬是重復了幾百遍,隻為找到可以縮短時間的關鍵點。粗糙的繩索不斷與手臂手指反復摩擦,衣服濕透了,雙手麻木了,手指不停抽搐,甚至有時連打開瓶蓋的力氣都沒有了,但他依然在苦練。“練‘廢’了也是練會了的過程。”徐國麟開玩笑地說。

  堅持與鑽研讓徐國麟成為戰友口中的“拼命三郎”“訓練場上的尖兵”,也讓他從全省大賽捧回了“金頭盔”。

  “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起點。”徐國麟說,“訓練是為了更好地救援,我唯有加倍努力,才能讓自己配得上這份榮譽,完成自己的使命。”

  耳朵被烈焰炙烤過,手上遍布各種疤痕,身體飽受傷病困擾,如果僅僅是為了一份職業,徐國麟或許早就堅持不住了。讓他最終堅持下來的,是這身“火焰藍”帶給他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徐國麟最自豪的時刻,是完成任務時看到老百姓的笑臉﹔最難忘的回憶,是找到火場被困人員時,看到他們期盼的眼神。

  “這身‘火焰藍’賦予了我人生不一樣的意義,現階段的勝利只是征程路上的精彩開篇,下一步我還要不斷錘煉自己的心理素質,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提升、不斷進步,爭取在全國賽場上一展鋒芒。”徐國麟說。(潘錦、蔣聰穎)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