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湖南省長沙縣:以教育“軟實力”增強營商環境“硬支撐”

2023年09月22日16:08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沒想到家門口還有這麼好的學校!”今年秋季開學,在長郡雙語星沙學校門口,七年級新生家長孫偉看著孩子開心步入校園。

孫偉是山東人,2007年來到長沙縣做生意,今年是他來這邊的第16個年頭。 “兒子今年小升初,我們往市裡跑了一個遍,就為了找一個好學校。”為了孩子孫嘉豪能順利升學,孫偉想了很多辦法,其中不乏效仿孟母“三遷”,考慮去市裡買套學區房。而長沙縣人民政府與長郡雙語實驗中學合作辦學簽約的消息讓他喜出望外,這意味著兒子可以在家門口享受長沙市最頂尖的教育資源。

如今,在星沙,一所所家門口的學校拔地而起,讓教育資源和城市發展同頻共振,也讓城市成為人才聚集的高地,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2023年,長沙縣新改擴建雅禮洋湖會展中學、龍峰小學、泉塘四小、長郡雙語星沙學校、南雅遠航實驗學校、南雅星沙實驗學校、長沙市育英會展小學、長沙縣百熙實驗學校(初中部)、星沙中學9所學校,增加義務教育階段學位12800個。從“家門口有學上”,到“家門口上好學”,越來越多像孫偉這樣的老百姓感受到星沙教育的溫度和品質。

外引內培 教育優質均衡吸引學生回流

如何激活教育發展“一池春水”,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

近年來,長沙縣優化整合現有中小學資源,大力發展集團辦學,培育打造本土名校系列,提質擴面百熙小學、大同星沙小學、鬆雅湖小學、湘龍小學和泉塘小學5個小學教育集團和六藝天驕、湘龍2個幼教集團,促進各類學校公平競爭、良性發展。重點依托縣一中、縣實驗中學、縣職專、百熙實驗學校、六藝天驕等中小學校(幼兒園)龍頭帶動作用,輻射帶動長沙縣教育品質提升。

教育發展不僅要培養本土教育品牌,也要依靠“嫁接”,引進名校品牌。長沙縣努力把這兩者有機結合,實現教育發展爭妍斗艷。

去年以來,長沙縣引進長郡中學、南雅中學、雅禮洋湖、長郡雙語、砂子塘小學、麓山國際、市實驗小學等優質教育品牌,目前,全縣已有18所學校(幼兒園)與省內外17家優質教育品牌建立合作關系,輻射范圍從城區延伸到農村、從義務教育延伸到全學段。均衡教育成效明顯,2022年有1100余名學生從城區學校向農村學校“回流”,今年有500余名在市區上學的學生選擇回歸長沙縣就讀。

多元選擇 讓家長對星沙教育更有信心

近年來,長沙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真金白銀新建、改擴建學校,全力縮小城鄉、區域、校際、群體之間差距,三年來,長沙縣投入97.04億元,新建及改擴建學校18所,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82萬個。出台“三評價、三考核”評價體系、打造教育人才“窪地”、推進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推行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基礎教育走上了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教育高質量發展,讓長沙縣老百姓有了多元選擇。記者採訪發現,部分家長面對孩子初升高,傾向於選擇縣一中或縣實驗中學,這源於對本土品牌的認可和信任。同時,也有部分家長看好長沙縣引進的名校品牌,對長郡自貿臨空高級中學未來發展充滿期待。

王先生的兒子在黃花中學上初二,為了就近上學,他在長郡自貿臨空高級中學附近的標志和風苑買下新房子,“我了解到長郡自貿臨空高級中學師資力量比較雄厚,相信此次合作辦學之后也會引進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裡上一個好的高中,考上一個好大學。”

自長沙縣和長郡中學合作辦學之后,長郡自貿臨空高級中學附近的樓盤吸引越來越多老百姓購房,優質教育資源的入駐起到一定的“虹吸效應”。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是最好的營商環境。“通過合作辦學和本土培優,長沙縣逐步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優質均衡發展。”長沙縣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把教育辦好了,一方面能培養更多的人才,讓每一位情系故土、心念桑梓的鄉賢都能推廣長沙縣重要資源﹔另一方面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真正實現以教育‘軟實力’增強營商環境‘硬支撐’。”(李杰)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