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雙清區:讓最美“夕陽紅”美好願景照進現實

家裡做了貼心的適老化改造,社區裡有物美價廉的助老餐,對行動不便的老人還提供上門照護服務……在邵陽市雙清區,得益於“區裡有院、街道有中心、社區有點”的三級養老服務網格的不斷完善,在家中安享晚年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選擇。
近年來,雙清區持續推動普惠型養老服務,打造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通過“專業機構支撐+適老化改造+信息化改造”模式,提升養老服務的可及性、便利化,讓眾多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貼心、便利的養老照護服務。
家門口食堂 吃上“暖心飯”
臨近中午,雙清區小江湖街道仁信半島城小區養老服務中心食堂裡飯菜飄香,前來就餐的老人們依次排隊刷卡打飯,然后圍桌而坐,邊吃邊聊,其樂融融。
“一個人在家做飯不方便,經常湊合著吃。在這裡,不僅能吃到營養可口的飯菜,還能交到朋友。”對彭大媽來說,在這之前,吃午飯是個不小的問題。彭大媽是一名獨居老人,兒女都在外地工作,以往自己買菜做飯,很是費力。自從有了養老食堂,她再也不用為吃飯發愁了。
“養老食堂現在每天主要供應中餐,在設計菜譜時,我們會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喜好和身體狀況。主食中還會加入一定比例粗糧。為方便老年人食用,食材要盡量做得軟爛些,並少油、少鹽、少糖。”食堂負責人說道。
除在餐廳堂食外,社區還安排志願者對於年紀較大或者行動不便的老年群眾提供上門送餐服務,並根據老人需求和意見不定時更新調整菜譜,採購時令新鮮蔬菜,做到營養均衡,同時保証食品安全質量。
入戶送關愛 改造“適老化”
“自從床邊安裝了移動扶手后,借力起床方便多了,上廁所也不擔心摔倒了……”家住雙清區雍翠社區雍翠豪苑小區的董大爺表示。
董大爺今年86歲,行動不便。不久前,雙清區民政局聯合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其家中進行了適老化改造,讓董大爺的生活舒心多了。“一分錢不花,床邊加裝了可移動扶手,衛生間也配備了沐浴椅、防護墊……”董大爺豎起了大拇指。
適老化改造是通過改善老年人家庭居住條件,緩解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變化導致的生活不便,降低在家庭發生意外的風險,提升居家養老品質的有效手段。通過居家環境改造、適老化器械配置等方式,在“環境不改變、老人不離家”前提下,定向配置適老化床邊扶手、適老化椅子、適老化換鞋凳、洗澡椅、防滑墊等便利器材,切實提升老年人居家服務品質。
“適老化改造項目不能一刀切,每個家庭的需求都不一樣。”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表示,有的老年人房間面積較小,無法額外加裝床,有的老年人對衛生間地板改造需求更迫切。“結合老人自身需求和住所的實際情況,我們將免費的改造服務送上門,讓老年人能夠享受到更加舒心的老年生活。”
一站式養老 樂享“夕陽紅”
書法室裡揮毫潑墨,棋牌室裡斗智斗勇,手工坊裡做手工嘮家常……在雙清區石橋街道金星村頤康養老服務中心,每天都有老人在不同功能區的活動室裡享受悠閑時光,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頤康養老服務中心擁有養老床位45張,集生活照料、健康管理、醫療護理、老年文化活動等功能於一體。“飯有人做、衣服有人洗,什麼事都不用操心,日子過得可舒坦了,子女也很放心……”自從2021年入住雙清區石橋街道金星村頤康養老服務中心,李爺爺的生活十分愜意悠閑。他介紹,自己今年103歲,他覺得在養老院的日子很好,生活起居也有專人照顧,而且還能和同齡的老人做朋友。
“在一個舒適放心的環境安享晚年是老年人的期望,對老年人來說,我們這就是他們依賴的家。”頤康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說道。
隨著入住老人越來越多,頤康養老服務中心為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陸續增加娛樂項目和健身活動,根據老人們的喜好和特長,讓大家發揮自己的優勢,重新找到自我價值,讓晚年生活充實而有意義。
雙清區自2022年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以來,先后建立了養老服務信息平台、養老服務監管指導中心、安聯網平台,並將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形成“二平台一中心”。在日常安全監管中,建立了《養老機構安全檢查標准》《養老行業消防安全建設標准》等制度,構建全面、系統、高效的標准化風險管控體系,進一步推動“養老工程”建設,優化養老服務業發展環境,強化養老機構服務功能,完善醫養結合機制,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讓全區養老工作發展有“量”有“質”,讓最美“夕陽紅”美好願景照進現實。(鄧淦文)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