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法治

“戒尺”的溫度——張家界永定區司法局開展社區矯正工作

2023年10月26日17:04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社區矯正報到與社區矯正信息採集。單位供圖
社區矯正報到與社區矯正信息採集。單位供圖

近日,在張家界永定區永定街道教場社區,一支身著紅色馬甲的“新希望”志願服務隊行走在人群中,手握志願服務紅旗和小喇叭,走街串巷進行“義務巡防”,提醒轄區居民防火、防盜,並勸導不文明現象。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這支隊伍主要由社區矯正對象組成。每個月,他們都會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與公益活動,助力平安建設。剛加入這支隊伍的社區矯正對象覃某某說:“在‘新希望’志願服務隊,我獲得了社會認同感,也提升了社會責任感,找到了人生新的希望。”

引導社區矯正對象以公益活動助力平安建設,是永定區司法局創新開展社區矯正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永定區司法局在抓實社區矯正“建立建強‘1’支隊伍,用好用足‘2’個平台,做實做細‘3’項工作,全面提升‘4’化水平”的“1234”工作舉措基礎上,從融合矯正、個性服務和智慧管理等多角度創新發力,用法律的“戒尺”和人文的關懷,幫助一批批社區矯正對象回歸社會,寫下永定區社區矯正的溫暖答卷。截至目前,永定區已累計接收社區矯正對象1227人,依法解矯1102人,現在冊286人。

融平台,促轉變,激發在矯人員社會責任感

“安其身、暖其心、育其人、正其本。我們以監管為基、幫教為本,注重引導社區矯正對象主動融入社會、提升社會責任感。”永定區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區社區矯正委員會副主任胡維斌表示,永定區正以融合思路在社區矯正工作中不斷探索新經驗新做法。

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參加公益活動是社區矯正工作的規定動作。作為市中心城區所在地,永定區是我市近年來一系列城市創建工作的主戰場和主陣地。永定區司法局以此為著力點,把城市創建作為社區矯正思想教育和實踐重要平台,組織社區矯正對象廣泛參與創文鞏衛、食安創建等城市創建實踐。

如何讓社區矯正的融合思路與平台得到實體化運行?一支“新希望”志願服務隊應運而生。這支隊伍由永定區司法局指導建立,組成人員以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社區矯正對象為主,永定區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人員、社區干部也參與其中,對社區矯正對象公益活動開展進行指導和監督,幫助社區矯正對象主動修復社會關系,增強社會責任感、集體榮譽感。

近年來,永定區司法局不斷探索完善志願服務隊運行機制,定期組織開展社區義務巡防、禁毒宣傳、文明行為勸導以及防火防盜等各類公益活動達30余次,符合條件的社區矯正對象參與率達100%,在社區矯正對象中形成了良好的導向。組織社區矯正對象開展志願服務活動這一創新性舉措,讓社區矯正對象的心態越來越陽光,解矯回歸正常生活的意願更加迫切,為有力推進社區矯正奠定了堅實基礎。

有尺度,顯溫度,搭建矯正對象暖心過渡橋梁

在永定區司法局社區矯正的工作實踐中,法律意識淡薄、家庭關懷缺失、獲利途徑不當等成為社區矯正對象犯錯的根本原因。社區矯正工作人員以個案分析共性,有針對性地幫助社區矯正對象適應社會,蹚出了一條既有尺度更顯溫度的社區矯正路子。

正值疫情期間,90后社區矯正對象代某工作業績遭到沖擊,日常生活面臨困境。永定區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通過與代某本人及親屬深入溝通交流,為他專門制定心理疏導和困難幫扶的措施。得知代某需要經常性跨市縣開展業務,工作人員依法依規簡化流程、提供便利,切實解決其實際困難。如今,代某已擁有穩定廣泛的客源,月均工資上萬元,生存有尊嚴、生計有保障、生活有盼頭。

近年來,永定區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堅持深入走訪和溫情服務,為郭某某協調殘疾賠償金、為宋某某申請臨時困難救助金等各類幫扶案例相繼涌現。得到幫扶和鼓勵,社區矯正對象倍加珍惜人生重來的機會,法律意識更強,奮斗動力更足。此外,永定區司法局新建的一處安置幫教基地即將投入使用,屆時將為有需要的社區矯正對象提供工作過渡的機會。

永定區司法局黨組成員、政治辦主任向媛媛介紹,明確紀律、管好管住是一方面,但善於從個性化服務著手,為社區矯正對象搭建一座暖心的橋梁,才能更好彰顯社區矯正工作的人文關懷。

建制度,強智慧,提升社區矯正治理效能

融合矯正、心理疏導、溫情服務……無論是用何種方式開展社區矯正,都離不開制度的兜底和技術的保障。永定區司法局深知,推行個性化的工作措施,必須有足夠的底氣和保障。而這份底氣和保障,就是社區矯正工作的隊建制運行和智慧化監管。

2019年,永定區司法局按“隊建制”運行社區矯正工作,在社區矯正管理股設社區矯正大隊,實行“股隊合一”管理模式,負責全區社區矯正工作,大隊下設四個中隊,分片區對轄區內社區矯正對象實施具體監管,全面完成定人定崗定責。同時,永定區司法局在隊建制中融入網格管理機制、積分兌換獎勵機制,創新社區矯正大隊、中隊干部包保模式,與社區網格員共同管理轄區內的社區矯正對象,構建社區矯正管理到點到人新格局,全面激活社區矯正對象思想轉變內生動力,形成融合、服務與制度三者聯動的閉環。

信息化核查是確保社區矯正對象在管在控的最關鍵環節。永定區司法局緊緊抓住全省智慧矯正一體化平台建設試點推進的歷史機遇,用好用活信息化、智慧化平台,為社區矯正升級“智慧大腦”。

社區矯正對象在永定區社區矯正中心報到時,永定區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都會要求他們在手機端下載“在矯通”APP,每天定時完成人臉識別“打卡定位”,搭建起高效智慧管控的電子圍欄。永定區司法局安排專人每天定時定點在電腦端或手機端核查相關信息,一旦發現社區矯正對象不在規定區域活動,工作人員將迅速啟動“保証人+村(社區)干部+志願者+工作人員”的四級聯動機制,嚴防社區矯正對象脫管、漏管。

平台識別、智能反饋、人工復核……在“反饋—落實—再反饋—再落實”的運行機制保障下,永定區司法局社區矯正工作駛入信息化快車道,實現社區矯正對象全天候智能化精准監管,牢牢守住了“監管安全底線”,幫教成效越夯越實,安置幫教人員銜接率、幫教率、安置率均實現100%﹔社區矯正對象信息化核查工作自2022年9月以來,排名穩居全省前列。智慧與制度的雙向發力,正為永定區開啟社區矯正高效治理新篇章。(鄧毅婷)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