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市州縣域

丁玲故裡 傳奇佘市

2023年11月14日16:34 |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小字號

在巍峨俊秀的湘西北群山中,有一座不顯山不露水的傳奇小鎮——佘市橋鎮。

說它不顯山不露水,可能因它離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不遠,故而潛光匿曜,遺世獨立﹔說它傳奇,一個幾萬人口的小鎮卻創造了“一人、一山、一水、一橋、一渠”的傳奇故事。

它離韶山不遠,孕育了中國著名女作家——丁玲,毛主席曾專門寫詞盛贊:“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將軍”。

它棲身太浮山下,傍於道水。黃帝時期,浮邱子“洗藥道水,修道太浮”,丹成得道,此山便為“太浮山”,歷數千年,成為佛道兩教聖地,雞鳴聞四縣,香火傳萬家﹔此水便為“道水”,源遠流長,化為臨澧縣的母親河,潤物無聲,不舍晝夜。

它的名字來源於一座古橋。道水之上,以太浮石筑橋,名曰佘市橋,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是全國建成時間最早的多孔連拱石橋,是全國唯一還在為現代公路運輸服務的古連拱石橋。

它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勇氣,締造了“江南紅旗渠”。1966年,臨澧十萬人民浴血奮戰十年,以犧牲52人的代價建成亞洲第一泵——臨澧縣青山水輪泵樞紐工程。歷數十年,青山水渠如同“紅旗渠”一般逶迤起伏於崇山峻嶺之間,哺育著小鎮人民。

太浮山下有道水,道水之上佘市橋。千年的鐘靈毓秀,滋養了昨天的文小姐﹔而戰天斗地的青山精神則是今日武將軍的薪火延續。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佘市橋鎮再執先賢之筆,續寫“紅色+旅游”、“農業+旅游”的新篇章。一排排蔬菜大棚拔地而起,煙、油、果、蔬,種植忙﹔一間間加工廠房落地生根,供、銷、儲、運,市場廣﹔一車車綠色有機農產品,源源不斷地通過那座古老的佘市橋,走向粵港澳、走向全中國﹔一個個各美其美的幸福屋場,翩翩起舞的村民歡聲笑語,回蕩在這山水之間,縈繞在這宜居宜業的和美鄉村。

古老的佘市橋,山水有靈,人杰地靈﹔未來的佘市橋,將以紅色文旅小鎮,全國長壽之鄉等新的身份,快馬揚鞭,倍道而行,在鄉村振興示范片主戰場上賡續新的傳奇。(譚珊珊、虞霖、朱紅超)

(責編:黃卓、羅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