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永:“盤王節”裡話傳承謀發展

11月28日,江永縣2023年瑤族盤王節祭祀活動,在瑤族古都千家峒盤王廣場隆重舉行。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一級巡視員沈林,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政策法規司原司長、巡視員黃忠彩,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理論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巡視員李紅杰,湖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原副書記、副主任、一級巡視員趙仁秀出席。來自湖南、湖北、廣西、廣東、貴州等省、自治區、院校的領導、瑤文化專家、學者參加活動。
瑤族盤王節是傳承瑤族文化與瑤族禮儀的重要活動,迄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集瑤族傳統文化之精華,也是一種增強民族向心力、維系民族團結的人文盛典。盤王是瑤族的始祖,千百年來,瑤民心中永遠不變的是對始祖盤王的無限崇敬。千家峒是瑤族同胞尋根問祖的聖地,是廣大瑤胞安居樂業的福地,更是瑤族同胞自強不息的精神豐碑,物華天寶、人杰地靈。
旗幡飛舞,鼓樂齊鳴,一曲婀娜多姿的瑤族舞蹈緩緩地拉開了2023年盤王祭祀典禮的序幕。祭祀隊伍依次步入祭祀廣場。隨著彩煙、鳴炮、牛角、長號、音樂響起,葵卯年盤王祭祀典禮正式開始,供獻上牛頭、豬頭、羊頭、豬肉、雞、豆腐、鯉魚、還有香型產品香柚、香芋、香姜等祭品,宣讀祭文、祭拜盤王,瑤胞們完成祭祀,用歌舞分享著豐收的喜悅。活動中還通過農特產品、旅游商品和手工藝品、美食展示等呈現江永發展的新氣象。
江永千家峒是瑤族發祥地和世界瑤族同胞的精神家園,是世界瑤族后裔世代尋覓的聖地、飲譽海內外的瑤族故地,在這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孕育出獨具特色、獨具魅力、獨具傳奇色彩的瑤源文化,國內外許多瑤胞到千家峒尋根訪祖,引起了諸多學者的關注。
來自廣東省連南瑤族自治縣的瑤族民間藝人唐買社·海寧在現場說到:“希望盤王節在我們瑤鄉,在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去推廣,像我們瑤族舞曲一樣,唱響中國、唱響世界。”
江永縣瑤族人口佔全縣總人口的63.2%,是湖南省6個少數民族人口過半而又尚未實現區域自治的縣之一。平地瑤是江永縣的主體民族,清溪瑤、古調瑤、扶靈瑤、勾藍瑤 “四大民瑤”是江永縣平地瑤中的重要支系,形成了以勾藍瑤寨、清溪瑤村、首家大院等為代表的瑤族傳統建筑文化,以盤王歌、交址曲、瑤族山歌、長鼓舞、春牛舞、敲梆舞等為代表的瑤族傳統歌舞文化,以盤王節、趕鳥節、洗泥節、跳廟節等為代表的瑤族傳統節慶文化,以劉家庄為代表的鄉村振興新民居文化,以清溪瑤歷史博物館為代表的民間收藏文化。這些瑤族特色文化是江永寶貴的瑤族旅游文化資源。
這其中以江永千家峒和勾藍瑤寨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距離縣城5.5公裡,就是千家峒的入口。進入千家峒,可以在沿途看到千家峒古文獻上提到的千家峒口、四塊大田、鳥山、馬山、石狗、古戰場等景觀。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千家峒在江永被發現后,國內外的瑤胞和瑤學專家絡繹不絕來到千家峒,或尋根問祖,或進行學術考察研究,使歸於平靜的千家峒再次成為世人矚目的熱土。
近年來,江永縣高度重視民族工,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契機,整合千家峒景區的瑤源文化、生態資源、紅色景點,大力推進文、生、旅、農產業融合發展,先后建成了一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打造了一批蘭花種植、香芋加工產業,實施了一批文化旅游項目,千家峒景區成功列入國家4A級景區創建名單,劉家庄村入選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千家峒成為全國首批民族鄉村振興示范單位。如今的瑤鄉瑤寨山清水秀、產業興旺、生活幸福、社會和美,不斷煥發新活力、展現新風貌、開啟新氣象。
今年來,該縣以舉辦旅游系列活動為契機,發揮“自然生態環境優越、農文體旅資源優厚”的特色,打造“農文體旅”融合新樣板,為富民興縣賦能添彩,讓群眾既享受美麗生態環境又過上富裕幸福生活。(李陽 周文 蔣豐年)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