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湖南|湖南常德市鼎城區放羊坪村——豐富文化服務 培育文明鄉風
夜幕降臨,熱鬧的弦歌聲從湖南常德市鼎城區草坪鎮放羊坪村文化活動廣場向四周傳播開來……
村裡的鄉村大舞台上,放羊坪村文藝宣傳隊正在排練節目。
“我們排練的歌舞節目,不僅在元旦、春節期間演給鄉親們看,還會參加區裡的匯演,我們一定要展現出自己的水平。”放羊坪村婦聯主席、文藝宣傳隊隊長王英告訴記者。
“之前大家總說送文化下鄉,現在,我們還經常送文化進城呢!”一旁的村黨總支書記蔣東華笑著說。放羊坪村是當地小有名氣的演藝之鄉,村裡的文藝宣傳隊經常外出參賽參演,多次獲得常德市“百團大賽”一等獎。
草坪鎮紅燈籠歌舞團負責人鄧昌明告訴記者,最紅火的時候,鎮上有上千人以演出為業。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線下演出的吸引力在慢慢減小。“演出隊員最多時有30多個,后來縮減到了10多個。”鄧昌明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村裡傳統的絲弦、唱腔一度安靜下來,打牌、看手機的人卻多了起來。我們要把自上而下的‘送文化’和村民自發的文藝創作結合起來。”草坪鎮文化站站長李亞林說,近年來,草坪鎮整合資源,進一步健全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規范劇團管理,注重人才培養,同時廣泛開展群眾文體活動,培育農村社會好風尚。
絲弦、唱腔在草坪鎮再度響起,鄧昌明又活躍了起來。在一批專業演藝人士的指導下,放羊坪村裡的一群文藝愛好者編寫了村歌《放羊坪村新事多》,還根據身邊人身邊事自導自演了《平凡人、平凡事》《心服口服》等節目,在節假日自發組織文藝匯演。
繁榮起來的鄉村文化,助力了鄉村治理,推動了鄉村振興。2023年,放羊坪村舉辦了第四屆“好家庭、好婆婆、好媳婦、好丈夫、最美庭院、最美鄉賢”表彰大會。“我們大張旗鼓地進行評選表彰,讓村民都有參與感。”蔣東華說。
參與感,離不開文藝活動的廣泛動員。初評階段,文藝宣傳隊將鄉風文明的內容融入表演中﹔頒獎環節,在歡樂的鼓樂聲中,表彰牌匾和獎品挨個送到村民家門口。“以前評上了獎,隻有自己知道,也不好意思到處說。現在全村甚至附近的村都有人來看,感到臉上真有光。”獲評“好丈夫”的64歲村民劉道國說。
文化演出成為助推草坪鎮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目前,民間歌舞劇團已發展到37個劇團900余名從業人員,全鎮演出總收入達3500多萬元。鎮上有鎮文聯、民間藝術聯合會、詩社等5個協會組織,還創辦了文化刊物,發表村民們自己寫的詩歌。
近年來,鼎城區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以文化人、以文潤人的工作思路,不斷豐富文化服務供給,為鄉村振興提供文化支撐。按照“一個屋場規劃、一個屋場協會、一個活動場所、一個特色產業、一個文化符號加若干個延伸亮點”的 “5+X”標准,鼎城區累計建設村級幸福屋場300余個。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4日 第 07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