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江華:紅色引擎驅動“綠色發展”

走進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碼市鎮朝陽村李啟漢故居,濃濃的紅色文化氣息扑面而來,慕名而來的旅客流連忘返。在這裡,游客們既能感受紅色文化,重溫革命年代的崢嶸歲月,也能領略綠色鄉村之美。
“我是從廣東連州過來的,這裡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可以體驗瑤族美食,還能參觀紅色文化基地,游玩與學習相結合,收獲滿滿的。”元旦小長假期間,游客劉先生對此次出游非常滿意。
江華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孕育了中國共產黨建黨時50多名早期黨員中的李啟漢、陳為人兩位同志,韋漢、舒翼、唐浩等革命英雄,以及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江華(原名虞上聰)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成立了永州市境內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組織、湖南省境內最早的黨的基層組織之一——中共江華縣支部。紅七軍十九師政治部舊址、“沱江會議”舊址作為革命舊址被公布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江華瑤族自治縣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認定為革命老區縣。江華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天上有風能、山上有森林、山下有水能、地下有礦產。
近年來,該縣以紅色資源為依托,以綠色發展為引領,用好“紅色”“綠色”兩張名片,充分發揮自身能源資源充沛優勢,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牢牢守住綠水青山。
讓綠水青山更顯“顏值”,金山銀山更有“價值”,推動實現歷史文化資源與綠色產業資源有效結合的經濟轉型,走出一條以文化彰顯城市魅力的新型城鎮化發展道路。
充分結合美麗的自然生態資源、豐富的人文歷史資源和濃郁的紅色文化資源,重點打造縣城“兩河三岸”文旅綜合體和嶺東片區“瑤都秘境”項目,把現有的景區景點串珠成鏈,把各類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縣域內現有中國愛情小鎮·瑤山水城1個4A級旅游景區,秦岩、香草源、寶鏡、瑤族文化園、桐沖口等5個3A級旅游景區。成功創建廟子源、井頭灣2個國家級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水東村、寶鏡村、井頭灣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充分挖掘紅色文化和綠水青山資源稟賦,依托涔天河國家濕地公園、瀟湘源國家水利風景區、大龍山省級森林公園等核心景區和江華故裡、第一黨支部舊址等紅色資源,探索創新“紅色文化+綠色生態”交相輝映的文旅融合發展模式,不斷促進城市人文與農村經濟互融共進,推動傳統文化與民族發展漸行漸深,打造獨具江華特色的旅游新名片。
目前,打造了愛情小鎮、天河瑤寨等20余個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鄉村旅游點,高標准建設中共江華支部舊址、李啟漢故居、江華故裡等省級紅色教育基地。引進金莎水城旅游度假區項目、涔天河游船碼頭項目、水口“天河之眼”文創基地、水口恆升旅游酒店、碼市鎮民主村原著瑤族風情景區項目等一批重點文旅產業項目,其中金莎水城旅游度假區項目規劃前期投資5億元,涔天河游船碼頭項目規劃投資2億元。“兩河三岸”文旅項目已分批啟動。(楊丁香)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