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湖南頻道>>人民時評

思政紀錄片的創新表達與現實觀照

2024年01月12日14:59 |
小字號

湘潭市廣播電視台、湘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聯合攝制大型4K思政教育紀錄片《問蒼茫大地——毛澤東的調研之道》(74分鐘),反映了毛澤東早期開展調查研究的目的,應秉持的思維、態度、作風和方法等,對新征程上黨員干部不斷提高調查研究能力,有效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具有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該片獲得湖南省廣播電視局2023年廣播電視創新創優扶持節目,在湘潭電視台新聞頻道、視頻號,湖南教育電視台、學習強國湖南平台等端口全面推介,市委網信辦全網推送。

一、高站位,緊扣宏大主題,回答時代之問。該片聚焦重大時代命題,內容緊扣國之大者、民之大事。從全黨的背景來看,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開。毛澤東1925年回韶山到農村開展調查研究,領導和發動農民運動,1926年對中國革命道路進行探索,1927年實地考察湖南五縣農民運動,對中國社會特別是農村社會問題進行調查研究。毛澤東寫成了《中國農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國佃農生活舉例》《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多篇著名調查報告,給我們留下了解社會、民情,找尋革命道路的獨特方法。

二、創新表現形式,尋找講故事的小切口。把重大主題報道落實到具體操作上,其實是有一定難度的。《問蒼茫大地——毛澤東的調研之道》紀錄片巧於破題,以小切口的動人敘事深入人心。

第一集《中流擊水》,選擇角度是楊開慧開辦農民夜校,教唱《金花籽開紅花》這首耳熟能詳的韶山民謠,歌聲就會把我們的思緒帶回到1925年的春節。第二集《揮斥方遒》,選擇角度是1972年著名國畫家楊之光創作的中國畫《紅日照征途》,用藝術的方式呈現了1926年毛澤東在農講所的歷史時刻。第三集《誰主沉浮》,選擇角度是1927年2月12日,毛澤東由長沙回到武昌都府堤41號,僅用4天時間就在這裡完成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初稿。

三、以精品意識和創新思維開展主題宣傳,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優秀作品的鍛造,離不開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攝制組一行6人,連續3個月,趕赴北京、武漢、廣州及省內長沙、衡陽、株洲等20多個相關紀念地,採訪了李捷、方城、陳清林、宋儉、吳佔九等30多位全國黨史行業的權威專家學者教授﹔全程4K高清拍攝,素材累計達10T。在視頻表現上,紀錄片綜合運用“現實影像+圖片包裝+場域再造+實景演繹”等多種先進融媒體技術,突出數字賦能,借助動畫、實景拍攝等技術,合力打造紀錄片精品。(陳友勝)

來源:新湘潭客戶端

(責編:羅帥、彭應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