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芙蓉區韭菜園街道:多元共治出實招 解決民生大煩惱

蓉園紅亭下,韭菜園街道設置居民代表接待日、“紅色議事會”,把話筒交給廣大居民,居民的事大家商量著辦﹔一大批“能人”“熱心人”“五老”活躍在小區,為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調解服務。
近年來,長沙市芙蓉區韭菜園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不斷夯實治理根基,建強人民隊伍力量,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調解零距離 迅速化解民工討薪難
廖海梅與項目責任人、包工頭協商民工討薪問題。受訪單位供圖
近日,網格員在早巡時發現,有15位民工情緒激動地聚集在轄區酒店前坪,稱項目建設完工后卻一直未拿到工資。網格員了解情況后,迅速向社區書記報告情況。
“大家別激動,我是社區書記,有什麼事情大家跟我說。”湯家嶺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廖海梅到達現場后,一邊安撫聚集人員情緒並詢問當事人代表,了解事情原委,一邊聯系項目負責人到現場進行調解,還通過派出所民警聯系上了包工頭。
“我們坐下來慢慢說,針對分歧一條條來解決。”眼看著民工情緒越來越激動,社區書記、人民調解員加班加點,迅速摸清了爭議焦點,接著與項目責任人、包工頭講明相關法律法規、政策規定,經過多次商議后,三方就調解方案達成了一致協議。最終,16萬余元工資在廖海梅和網格員的監督下逐一發放到民工手中。
如今,在韭菜園街道的各個社區,“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法律明白人”“志願調解隊”等志願服務團體先后成立,一批能說會道、熱心公益的志願者為群眾排憂解難,老百姓的急難愁盼被處理得妥妥當當。
開通民生直通車 破解垃圾小屋選址難
韭菜園嘉苑小區垃圾小屋順利落地,居民有序進行垃圾分類。受訪單位供圖
韭菜園嘉苑住宅小區於2022年底正式交付入住,隨著時間推移,新入住小區的物業管理、垃圾站投放等問題時有冒頭。
為及時、有效處理小區矛盾糾紛,八一橋社區協助推動小區業委會搭建居民議事會。“社區現在搞了個網格化,有小事直接找網格長,有大事在居民議事會上商量解決,居民少有‘紅臉’的時候了。”小區居民說道。
“垃圾站定在小區人行道出口附近,對居住環境影響太大,我們不同意!”近日,網格員劉良君在走訪中了解到,小區業主對小區配套地埋式垃圾站和垃圾分類小屋選址意見不一。
社區了解具體情況后,立即啟動居民議事會,現場聆聽居民心聲。
“反對意見較大的,我們提前聯系小區黨支部書記上門做工作,一對一解釋、溝通﹔針對其他居民的意見,我們提前以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確保現場議出效果。”劉良君說。
此外,街道邀請環保專家現場為小區居民答疑解惑,組織小區樓棟長、居民代表等12人去其他街道和小區實地考察垃圾小屋落地效果。最終,經過社區、業委會和居民代表近一年的努力,小區的垃圾小屋於近日順利落地。
當好大管家 解決開放小區停車難
桐蔭裡社區召開“芙蓉夜話”居民議事會。受訪單位供圖
“哎喲,哪個的車又亂停?”“哪裡還找得到停車位咯!”在桐蔭裡社區,經常可以聽見居民這樣的抱怨聲。
桐蔭裡社區大范圍是開放式老舊小區,樓棟間距小,人員居住密度大,以退休職工和租住戶為主,結構復雜。轄區內還存在部分網紅餐飲門店,人流量及車流量給社區造成一定的壓力,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迫在眉睫。
街道、社區通過向其他老舊小區學習經驗,探索適合現狀的解決方法。經過多次研究討論發現,整合第三方資源、優化停車位是緩解供需矛盾的直接舉措。
2023年9月,社區組織召開“芙蓉夜話”議事會,現場商議引進第三方公司管理的可行性。會后社區和小區一起收集意見,大多數居民同意引進停車管理公司對桐蔭裡巷停車進行規范管理。
據悉,智慧停車管理系統正式實施以來,居民停車秩序更加規范,消防通道實現暢通。通過小區常態化巡查、告知、整治,亂停車現象也有效減少,實現了車輛周轉快、交通道路暢、小區環境優的直觀改變。
與此同時,得益於“二進二出”車輛通行道閘和主要出入口的視頻監控,原先小區垃圾堆放等問題也隨之減少。目前,小區停車管理模式已趨於穩定運行狀態。
從影響居民幸福指數的具體問題出發,從群眾最關心的關鍵事入手,韭菜園街道依托“芙蓉夜話”“紅色議事會”等居民議事平台和街道司法所、人民調解委員會等調處陣地,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服務不缺位,找到了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關鍵所在。(吳茜薇、唐小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